位置:首页兵学研究

《孙子兵法》对中医治疗与生命养生的 指导应用价值

 2024/12/11 浏览:568

 

《孙子兵法》对中医治疗与生命养生的指导应用价值 

张大中 (东营市孙子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

彭焕忍 (东营上医康养产业园健康养生调理专家)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之作,而中医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两者虽然分别属于军事和医学领域,但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体现了相似的哲学思想和生命观念。本文旨在探讨《孙子兵法》在中医治疗与生命养生中的指导应用价值,分析其内在联系。

一、中医与《孙子兵法》的共同根源

  中医和《孙子兵法》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盘古开天地的生命鸡蛋结构模式和伏羲八卦思维模式。这两种模式不仅反映了宇宙的生成与变化,也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两种思维合一构成地球生命生理运化规律的基础思维模式,也是中医思维模式的基础。虽然思维萌芽于远古神话传说,但不妨碍中医如其它生命科学一样,历经艰难漫长的积累总结、反复探索、去伪存真,逐步地日臻化境,发展壮大。

(一)鸡蛋生命思维模式

鸡蛋是一个整体,分为内外(阴阳)两部分,进一步细化为蛋黄、蛋清、蛋壳三部分。鸡蛋生命思维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整体观、系统观,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在这一模式中,蛋黄部分象征着核心思想,蛋清部分则代表着具体实践,而蛋壳则是保护这些思想和实践的外部环境。《黄帝内经》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蛋黄在内,称为阴;蛋壳在外,称为阳。蛋黄支撑蛋壳能量供给,蛋壳护卫蛋黄生命存在,中间靠蛋清传导协调联络。可以说,蛋黄(阴)蛋清(中和)蛋壳(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思维模式:阴-中和-阳。从中医角度来说,蛋黄(丹田)蛋清(经络)蛋壳(皮肤)的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于个人,即:我(蛋黄)社会环境(蛋清)自然环境(蛋壳),引申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则为:矛--中庸之道--盾。这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基础依据,也是中医整体观思维模式的原始启点。

1.蛋黄部分的核心思想

在《孙子兵法》中,始计篇、作战篇和谋攻篇是整体思想的源泉和中心。这三篇围绕着“道、天、地、将、法”展开,分别对应着中医的核心理念。中医治病的根本在于医者对自然生命本质的深入探索,以及患者对整体生命健康的呵护需求。

“道”指的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自身和谐。“天”指的是生命的外部环境,包括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地”指的是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将”指的是医生的修为素养和技术水平。“法”指的是中医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

2.蛋清部分的具体实践

蛋清部分则代表了《孙子兵法》中关于战争的具体实践,包括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这些篇章描述了战争中的攻守策略和应急处理原则,反映了战场上的生死存亡。

在中医治疗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比如,行军篇强调的“知用兵之利害”,可以引申为医生在治疗时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特性和适应症,以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3.蛋壳部分的外部环境

蛋壳部分则象征着保护和支持整体思想和实践的外部环境。在中医养生中,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心理状态都是保障健康的重要因素。正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强调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开启鸡蛋结构思维模式,即以蛋黄为中心,蛋清、蛋壳、立体圆球式为生命结构基本组合模式,为探索研究生命本质结构奠定基础。

(二)太极八卦思维模式

  伏羲八卦共有乾坤坎离震兑艮巽八个卦形,是人文始祖伏羲用来解释自然生存环境运化规律的文化用语。乾坤为首,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乾坤是八卦之源、生命起点;坎离匡廓,就是外部保护框架。按照鸡蛋思维,乾坤是蛋黄、坎离是蛋壳。所以了解内外、阴阳这四卦,就抓住了伏羲八卦思想精髓,就像驾车把握方向盘、驯马抓住缰绳笼头、工匠拿住标尺。八个卦形按鸡蛋结构可划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蛋黄部分,即地球生命载体部分。中医把人体的生命深层能量称为“丹田”,在身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大脑、心脏、命门(肝胆中间、两肾之间)。

  1.乾:是海水动植物生命孕育生发的活力之源,在《孙子兵法》中对应作战篇、谋攻篇,从中医来说对应着人的大脑及精神意识。

2.坤:代表地球地壳岩石,是动植物生存的靠山,在《孙子兵法》中对应始计篇,从中医来说对应着人的命门,骨髓身体主导部分。

第二层次是蛋清部分,即地表植物动物生存环境部分:

3.震:代表着春天,在《孙子兵法》中对应行军篇,从中医来说对应人的肾阳,标志情志忧伤方面。

4.兑:代表着夏天,在《孙子兵法》中对应地形篇,从中医来说对应人的脾,标志情志欢喜(实际心脾合一)。

5.巽:代表着秋天,在《孙子兵法》中对应九地篇、火攻篇,从中医来说对应人的肺,标志情志悲伤怒气(怒伤肝,悲胜怒,肝肺互动)。

6.艮:代表着冬天,在《孙子兵法》中对应用间篇,从中医来说对应人的肾阴,标志情志恐惧。

在肾阳、脾、肺、肾阴和春夏秋冬四季运化作用下,才有了我们肠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功能的正常运行。我们认识现实自然生存环境的运化规律要从震(春天)兑(夏天)巽(秋天)艮(冬天)开始,但有一个思维错角,就是依照身体生存的季节,用主观思维把春夏秋冬四季按先后顺序画一个圆,这是大众化的片面思维方式。我们常说秋去冬来,表面上看“秋”去地球另一面,“冬”从另一面赶来,实际上从地球整体来说,四季共存运化不息,秋也没去冬也没来,这是身体环境局限的主观思维与客观规律的差别。

第三层次是蛋壳地表大气层生物圈部分:  

  7.坎:代表着夏天转换秋天的运化过程,在《孙子兵法》中对应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从中医来说对应人的肝胆。胆为中正之官,制约肾阳气、脾燥热的偏性(实际上是肝胆合力),维护内脏运化规律,助肠胃食物消化、生化血液,女性生殖系阴血能量之源。

  8.离:代表着冬天转换春天的运化过程,在《孙子兵法》中对应军争篇、九变篇,从中医来说对应人的心血。心为君主之官,生化气力热量,温喣表里内外,男性生殖系活力之源。

  心血肝胆合一,在内可以稳固内脏协调统一,保持正常生理运化活动,在外可以供养皮肤构成身体外围保护层。

春秋四季的轮回转换交接,对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四季顺序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是我们了解掌握自然规律的捷径。春夏由温到热,秋冬由凉到寒,都是顺境。但是夏到秋(中间经过地球方向改变过程称为‘坎’)、冬到春(中间同样经过地球方向改变过程称为‘离’)都是性质逆转,也有地球转向变换与太阳角度改变,这就是‘坎离’两字的含义。坎、离,超越了春秋四季的运行轨迹,制约了春秋四季的寒热性质,形成地球生物圈的相对永恒,给植物动物提供一个生存环境,履行着“蛋壳”保护职责。

二、《孙子兵法》对中医治疗的启示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先胜”“知胜”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观点,“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形篇》)强调修明政治、整军备战,炼好基本功,壮大自己的实力,“修道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 形篇》)。中医同样强调“未病先防”“治未病”,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持身体健康。

1.未病先防的原则

中医养生理念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使邪气无法趁虚而入。这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形篇》)相似,事先要对自身状况作深刻理解,对外部环境进行敏锐观察,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弥补和强化,从而整体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和防范能力。这种“未病先防”的思想体现了中医的智慧,也彰显《孙子兵法》对中医理论的深远影响。

2.注重整体调理

兵医相通的内在机理,表现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整体观念,《孙子兵法》注重整体思维,中医也非常强调整体意识。古人已经认识到: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种系统组成,这些系统虽然包含着相互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但每一个部分都只有在系统中,才能具有自己的机能和属性。所以,对于治病,中医强调的是着眼于整体结构和系统的改善,通过调节和健全整个结构和系统的功能来达到治病的目的。比如提醒人们顺应四时、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节制身体、平衡五行等,通过有效的自我调理,达到身体的和谐健康,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灵活应变的策略

《孙子兵法》提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强调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应变。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地调整治疗方案,寻求最佳治疗效果。

1.个体化治疗

辩证法是孙子兵学思想体系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根基。所以,这就成了医学与兵学机理相通的另一个重要交点。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灵活应变的策略与《孙子兵法》中“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孙子兵法 九地篇》)在思想认识上出奇的一致,都是强调破除成规和框架约束,实事求是,根据事情内在变化和规律来采取对应的计划和行动。如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辨证”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施治”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涩”。纵观其整个理论体系,所谓阴阳观、正邪观、标本观、病证观、常变观等,无一不体现出彼此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2.综合施策

在面对复杂的疾病时,中医常常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中药、针灸、推拿等,通过分类施治、对症下药,以求标本兼治、医到病除。这种综合施策的思路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攻其所不守”相呼应,强调了在战斗中寻找敌人的弱点,取得战争的胜利。两者都追求在复杂环境中寻求最佳策略,实现预期目标,体现了智慧与策略的完美结合。

(三)强调内外兼修

《孙子兵法》提到“将者,国之辅也”,强调了将帅的修养和素质,而在中医中,医生的修养和技术水平同样至关重要,中医医生如同军队将帅一样具有指引性、关键性的作用。

1.医生的修为

中医强调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这与《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将帅修养相一致,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孙子兵法地形篇》)是对高端军事将领职业操守的诉求,那么作为中医医生,就要严以修身、内外兼修,不但要像孙子精通兵法一样学习掌握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牢记“医者仁心”,涵养仁爱之心,弘扬高尚医德,以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医德、真挚的爱心、超凡的智慧,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2.患者的参与

中医治疗强调患者的参与和配合,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这种内外兼修的理念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军心”“上下同欲者胜”相似,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要积极参与,遵循医嘱,如同军队中的士兵,与医生并肩作战,共同对抗疾病。这种配合参与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三、《孙子兵法》对生命养生的指导价值

(一)生命的整体观

《孙子兵法》强调整体的战略思维,而中医同样强调生命的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决定着整体健康。

1.身体与心理的平衡

中医认为身体与心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强调身体与心理的平衡,认为心理的健康、情绪的稳定、内心的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这与《九地篇》关于在九种不同的作战环境下,士兵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反应各有不同是一样的,即承认:客观的战区环境会投射到作战士兵的心理上,影响到士兵的战斗士气和情绪,进而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才有了散地、轻地、重地、死地之别;反之,在客观环境面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又会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努力地克服、改造其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为我所用。“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孙子兵法九地篇》),“置之死地而后生”自有它的内在逻辑和道理。中医认为,身体和心理也是这样的关系。身体的不适会投射影响到人的心理,导致情绪上的消极和波动,进而影响健康。反过来,来自心里的暗示也会带来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中医养生主张通过科学饮食、合理作息、情绪调节等,实现身体的平衡、心理的平衡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平衡,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医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外则与自然同频共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繁忙生活中放慢脚步,走进自然,感受山川草木的生机,体会花开花落的禅机,让身心得到净化与放松。内则调整作息饮食,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乐观豁达,实现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这种思想与《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天、地”的概念相呼应,强调了外部环境对生命的影响。

(二)健康管理的策略

《孙子兵法》提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强调了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在生命养生中,健康管理同样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

1.制定健康计划

中医强调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运动和心理调适。这种提前规划的思想与《孙子兵法》中强调的战略准备相似,孙子兵法强调战争前要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筹划准备工作,以确保战争胜利,而中医健康计划也注重前期的预防和调养,综合考虑个人体质、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方案,主要元素有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减肥、改善睡眠、身心放松等,并根据实际运用状况动态调整健康计划。

2.定期自我评估

中医提倡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自我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知身知病,健康常在,这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相一致,强调了对自身状况的关注和了解。定期体检如同孙子兵法中的战场侦察,“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不仅关注身体的器质性病变,更重视气血、阴阳等整体状态的评估,通过望闻问切、经络诊察、骨骼诊察等,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可以全面评估检测身体状态,在最不易察觉、最难以治疗的早期发现疾病,从而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养生的灵活性

《孙子兵法》提到“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强调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在养生中,灵活的养生策略同样至关重要,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1.根据季节调整养生方法

中医强调根据四季变化调整养生方法,这种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的策略与《孙子兵法》中强调的灵活应变相似。春季养肝,多吃绿色食物,注重生发阳气;夏季养心,注意清热防暑,多吃新鲜蔬果,补充水分;秋季养肺,多食用梨、银耳等润肺食物,保持内心宁静;冬季养肾,多吃温热食物,如羊肉、姜等,注重保暖。这种随季节变化的养生智慧,有助于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2.因人而异的养生方式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养生方式,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心理状态都不同,养生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而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比如,体质偏寒的人宜温补,体质偏热的人需清热,认为心情愉悦有助于气血通畅。这种个性化的养生理念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因敌而变”相契合。

古人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防病如防敌”“治病如治寇”“用药如用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孙子兵法》与中医治疗和生命养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都强调整体观念、灵活应变(中医运行观)和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孙子兵法》的智慧,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的效果和生命养生的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孙子兵法》、中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