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道不同”,怎“相为谋”?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9/19 浏览:210
沙漠里太阳高照,热浪滚滚。为了躲避毒辣的日头,各种动物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寻找阴凉。会挖洞的蜥蜴,就躲到自己挖的洞里去避暑。不会挖洞的黑蝎子无处躲藏,不由分说,也躲进蜥蜴挖的洞里去乘凉,但只是停留在洞口。
通常,领地被侵犯,必然有恶战。然而,蜥蜴并没有驱赶擅自闯入的黒蝎子,黑蝎子也不向蜥蜴发威,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二物竟然成了“互不侵犯,和平共处”的典范。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蜥蜴要靠毒性极强的黑蝎子保护,以免成为捕猎者的盘中餐,所以并不介意黑蝎子占了自己的地盘;黑蝎子则需要利用蜥蜴挖的洞来躲避暴晒,所以甘愿为其站岗放哨,把守城门。二者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
蜥蜴与黑蝎子能和平共处,关键是二者有着“利”的交汇点。这让人想起孙子用兵的智慧。《孙子兵法●九地篇》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相互憎恨的吴人和越人,之所以“如左右手”般携手并力,也是因为二者有一个生死与共的利益诉求,那就是战胜风浪,转危为安。
职场上,人们跟“道同”的合作伙伴打交道、搞合作,当然好。然而,在许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合作伙伴又是无法选择和回避的。难道在这种情况下就固执地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吗?这显然不是上策。
事业中与他人搞合作,既不像生活中交朋友,更不像寻找人生的另一半,“道不同”有些时候也得“相为谋”。那么,怎样才能硬着头皮、耐着性子,跟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合作方“谋”好呢?
《孙子兵法》的智慧、动物之间的相处之道告诉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瞄准、扭住双方共同的利益点来“谋”动。固然不可以唯利是图,但利益毕竟具有纽带、吸附、粘合的功能,双方有了共同的利益点,即使有分歧、有瓜葛,也会求同存异、精诚合作的。相反,没有各得其所、互惠双赢的利益交换,这种合作是经不起风浪,难以为继的。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