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军事人物

出将入相 转战三国--吴 起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3/2/4 浏览:1744

出将入相 转战三国--吴   起

 孙开泰  撰稿 

一、吴起的生平事迹

(一)青少年时代

吴起大约出生于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一个“家累千金”的富有家庭。卫在春秋时期已成为小国,到战国时更为微弱,但都城濮阳(今属河南),地处中原水陆交通枢纽。有著名商埠,商业比较发达。吴起就出生于新兴商人之家。其父是商人,即“富而不贵”者,政治上无地位。吴起未成年父亲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长。因此他有机会接近下层平民,知民间疾苦。年轻的吴起有正义感,对现状不满,痛恨世袭制压抑人才,对那些为非作歹的旧贵族把持政权,仗势欺人,更加厌恶。因此心中萌发改变腐败时政的愿望。当时的卫国信息交流快,各种思想也很活跃。这样的客观环境使吴起很容易接受法治思想的影响。年轻的吴起有远大的抱负,要成就一番事业。他刻苦学习,办事认真且重然诺。是左氏地方上有远大志向的年轻人。

但是,吴起在卫国并不得志,与他休妻有关。他娶卫国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一天他要妻子为他织腰带,给她规定了长、宽的尺码。但妻织出后,宽度不合规定,要妻子重织。然而重织出来腰带仍然不合要求。为此,吴起把妻子休了。妻子求其弟说情,因其弟得卫君器重。但吴起不为所动。仍固执已见,因此而得罪了权贵。

吴起想用他经济上的富有,来谋求政治上的地位。他四处奔走,不吝千金,然而因妻族作梗,使吴起千金散尽,还是未能登上仕途。反而受到权贵们的嘲笑。这便激怒了吴起,竞杀死了毁谤他的三十多人。被迫离开故乡,在出东门时与母亲诀别发誓:“吴起要是不任卿相之职,绝不再回卫国!”然后,逃亡鲁国。

吴起约在鲁穆公初年来到鲁国,师从孔子学生曾参的次子曾申,学习儒家经典《左氏春秋》(《左传》),但是吴起思想与曾申差距很大,吴起闻母死,而不奔丧。曾申得其父孝道的真传,故断绝了与吴起的师生关系。但吴起熟读《左氏春秋》,又刻苦钻研《孙子兵法》,因此吴起在鲁国谋到一个鲁穆公朝中并不算高的职位。

与鲁国为的邻的齐国,田氏正壮大要取代姜氏,而要侵略鲁国。大军压境,鲁国朝中找不到一位能带兵打仗的将军挽救国家危亡,穆公于是打算用吴起为将。而此时,吴起却娶齐女为妻,他为了证明与齐国断绝关系,竟然把妻子杀了,即“杀妻以求将”。吴起在这次战争中,初露才华,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果,大破齐军。吴起虽然有赫赫战功,但在穆公朝中却遭到一邦旧贵族的嫉恨,在穆公面前搬弄是非,使穆公再也不信任吴起。他认识到,在鲁不可能呆下去了,吴起分析各国形势,认为魏文侯任李悝为相,正从事变法改革,于是毅然离鲁到魏,踏上了人生新的征途。

(二)在魏伐秦、伐中山与在西河的军事、政治、经济改革

吴起于周威烈王16(前410年)年到魏,魏文侯、李悝正是用人之际。他们知吴起善用兵,即任命他为将。向西攻打秦国,一连攻下五座城。又在洛阴、合阳筑城。吴起之所以取胜,是因为他与士卒同甘共苦,对其伤病非常关心。吴起为害痈疽的战士吮浓,使这战士病好后奋勇杀敌,英勇献身。魏文侯赏识吴起的指挥才能与英勇善战,在他新夺得的土地上设西河郡。此后魏文侯讨伐中山,吴起参与其中,为乐羊部下的将领。魏文侯消灭中山后,吴起为西河守。以抵御秦、韩。这是魏文侯对吴起的信任。吴起守西河以后,通过西河的复杂的政治、军事实践成长为军事家、政治家。

吴起守西河27年,除推行李悝的政治经济改革外,就是改革军制,创建魏武卒。《汉书刑法志》说“魏国有武卒”。这是吴起用征兵的办法建立起来的一支常备军。“武卒”要求很严格,有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有一定军事素质。它是一支精锐部队,战斗力很强。因此荀子认为当时齐国的“技击”是不能与魏国的“武卒”相匹敌的。关于“魏武卒”我们在吴起的军事思想里还要着重介绍。

吴起在西河的改革,是沿着李悝在魏的变法路线进行的。在政治上取消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新的官僚制度,按功劳大小授予爵位和俸禄;按照才能的的大小授予职位,实行赏罚严明的制度。还剥夺无功而食禄的贵族俸禄,用来招徕四方有才能的人士。

在经济实行李悝“尽地力”和“平籴法”。

在法治上实施“法经”六篇,确保农业生产发展和稳定社会秩序。

吴起还进一步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他懂得先取信于民。然后开始行动。其内容有四:第一、在政治的上下级关系,即君臣关系、和伦理上的上下关系,即父子关系上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第二、改革旧社会留下的旧风俗、习惯,建立新的风俗、习惯。第三、经济上发展生产,使府库充实,为军队提供粮草、为国家强大提供物质保证。第四、主张“用人唯贤”,提拔拥护改革的官吏和将领,从组织上保证在西河的改革顺利进行。这些都为吴起在对外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吴起在守西河取得巨大成绩,在朝政处理上又能匡正魏文侯之失。很得文侯器重。但是,文侯死后,武后继位,他的处境变坏。专门谄媚奉承的大夫王错把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吴起头上,以达到假武侯之手以除掉吴起的目的。魏武侯听信王错一夥的谗言,不信任吴起,撤了他西河守之职。吴起被迫于周安王十九年(前383年)离开西河,投奔楚国。

(三)吴起在楚国变法改革

此时楚国正值悼王力图改革强楚。楚悼王重用吴起,先任命为苑守。一年后就任命他为令尹,执掌军政大权,实行变法改革。

吴起在楚国变法的内容:

1.治上的改革

提倡“法治”,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以国家统一公布的成文法为标准。基本实行魏国李悝的法治传统,“明法审令”即行《法经》的内容,以保护统治者利益,巩固楚国的政权。

废除分封制:由天子把城邑、土地和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分封给亲属、大臣统治,成为诸侯国。诸侯再按等级分封给大夫、士去统治。以形成等级制度。分封的爵位是世袭的,这就造成分裂割据。春秋后期分封制日趋瓦解,郡县制在三晋已经出现。郡县的长官直接向国君负责,国君可以随时任免他们,加强了国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吴起废除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贵族传三代的均收回封爵和俸禄。还废除远房公族的谱籍、世亲世禄特权。降低大臣地位,加强君主集权。

打击旧贵族,严禁私门请托,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公私分明,不以私事妨碍公事。还把住在京城的贵族迁到边远人口稀少的荒芜地区。

执行“用人唯贤”,改革官僚机构,裁冗员。

2.经济上的改革

查禁游客之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从事农业生产。迁贵族于地广人稀的地方去开垦荒地。推行李悝“尽地力之教”,大量荒地的开垦,使私有土地增加。

3.军事上的改革

按魏武卒的办法创建军队。由国君统一指挥军队。加强都城的防卫,增高城墙。

吴起变法改革,只实行一年,却收到很好的效果。使衰弱的楚国开始变为强国。吴起在楚,三晋不敢向南扩张。然而十分可惜的是,楚悼王突然去世,吴起被旧贵族杀害。

 二、吴起的军事思想

吴起的军事思想,是吴起“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是古代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军队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军事研究的成果。是军事思想体系,或称军事理论。吴起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大略即是军队建设和使用的原则和原理。包括:战争观,建军思想,军事哲学等。

我们从吴起在魏创建“魏武卒”、著《吴起兵法》、战争观等方面来探索吴起的军事思想。可以看到吴起的军事思想,即他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从总体上看,他处于古代军事思想的第二阶段春秋战国成熟阶段。他与兵家始祖孙武齐名,其著作《吴起兵法》与孙武著《孙子兵法》并称孙吴。

(一)创建“魏武卒”

“魏武卒”是吴起在魏守西河时改革军制而创建的。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他在魏长达27年,守西河是他主要业绩。“魏武卒”的创建,保证了他在西河政治、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边防的巩固。“魏武卒”的创建,反映了他的军制改革思想。

关于魏武卒,史书上虽然没有直接记载是吴起创建,但是,据《战国策魏策》记载,魏相公叔痤与韩、赵联军在浍北大获全胜,乐祚被俘。魏惠王亲迎于郊外,赏公叔痤田百万。公叔痤不敢接受,再三推迟。他说,浍北之战魏军“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具有不曲不挠的精神,这是吴起的‘余教’(“魏武卒”的精神),不是我所能办到的。”惠王认为说的很对,于是把吴起的儿子吴期请来,赏赐田20万。浍北之战据《史记六国表》记载发生在周显王7年(前381年),距吴起之卒年相隔19年,“魏武卒”英勇善战的胜利还被公叔痤认为是吴起的余教。这是吴起创建军“魏武卒”的有力佐证。

《汉书刑法志》说,战国之时,各国互相攻伐,齐国有“技击”、魏国有“武卒”,秦国有“锐士”,世上纷纷以功利相争夺,而驰说者“以孙、吴为宗”。这里所说的孙是孙武,吴是吴起。

“魏武卒”是吴起用征兵的办法建立起来的一支常备军。《荀子议兵》对它有详细的描写与评论。他说“魏武卒”选拔的条件相当高,要能穿上、中、下连在一起的铠甲,能掌握12石(1石为120斤,12石为1440斤)的强弩、携带50枝箭、肩扛一根长戈,头戴铁盔,腰佩利剑,还要背3天的乾粮,一天要走百里的路程。即是说“魏武卒必须有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有一定军事素养。

“魏武卒”有如此严格的选择条件,证明吴起十分重视军队的素质。《吴子治兵》(下引只注篇名)记载:“(魏武侯)又问:‘()不在众乎?’(吴起)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魏“武卒”与《吴子》上述主张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魏武卒”正是一支精兵。魏“武卒”就是《治兵》所说的“父子之兵”。所选拔的“武卒”都是强壮的劳动力。一家人的主要劳动力当兵去了,国家对其家属给予种种优待,免除“武卒”家属的徭役和田宅的租税。以此鼓励年轻力壮的农民参加军队。使人民感到当“武卒”是光荣的事情,其目的是为了使“武卒”无后顾之忧,专心一意在前方作战。因此,这支军队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荀子认为,“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 (《荀子议兵》)即当时齐国的军队不能与魏“武卒”相匹敌。

在“魏武卒”中,吴起根据士卒的五种特长进行编制,分成五队,以便于在战场不同情况、不同地形,使用力量,让每个战士发挥其特长,各队之间互相配合,组成一支能够适应各种战斗环境的精锐部队,这是“魏武卒”中的精华,也是“魏武卒”中的突击队,战斗力最强。《图国》说,这样的军队有三千人,用它从里向外可以冲出重围,从外面进攻可以摧毁敌人的城池。

根据当时战争频繁的需要,吴起认为选拔将才是建设军队的关键。他主张“任人唯贤”,让贤德的居于高位,不肖者处于下位。他从士卒中提拔了一些忠实的将领,形成军队的骨干力量。他指出,在“魏武卒”中有不少勇猛顽强、拔旗斩将之士,要善于发现这些人,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提拔这些人为军官。吴起把这些人看成是军队的核心,对于那些擅长使用各种兵器、体格强壮、行动敏捷、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立功的人必须给予官爵。以此激励战士,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不仅提拔将士于行伍之中,而且要求将帅“文武兼备”。《论将》认为一个指挥官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理”,即高超的指挥才能。二是“备”,即高度的战备观念。三是“果”,即不顾生死的战斗决心。有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四是“戒”,即打胜仗之后仍然保持初战的精神状态,不骄傲自满。五是“约”,即法令简明而不繁琐。

吴起在《论将》认为将帅要懂得四“机”,即带兵作战的关键问题:一是“气机”,全军将士,百万之众,兵力如何部署、士气的高低,都由将领掌握。二是“地机”,指善于选择有利地形,在狭路险道、高山要塞设防,能使十人守之,千人难以通过。三是“事机”,指习惯于使用计谋,以间谍去挑拨离间,制造敌人内部矛盾,派出小队伍扰乱敌人,使之兵力分散。四是“力机”,指加强部队的装备,战车的管辖坚牢,战船的橹、楫轻便,战士熟悉阵法,战马熟练在阵地奔驰,这样就能集中兵力以消灭敌人。吴起认为,掌握这四种关键问题才可能担任将领。

吴起对军队将领还提出种种要求,要能虚心听取各种意见,要能采纳好的意见付诸实行。据《太平御览》卷七十三所引《吴起兵法》说:如果将帅拒绝别人好的意见,则真正有本事的英雄就不容易留下来。如果将领不接受部下建议,则出谋划策的人就会叛离。将领要是听信谗言则部下就会离散。

吴起认为,将领要在危难的时候拿出主意。控制全军,指挥若定。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这是士卒的任务。《尉缭子武议》记载,吴起临战场时,部下给他献上一把剑。吴起说:“将领专门负责指挥,在危难之时要拿出办法来,而用剑杀敌,这不是将领份内之事。”这个故事说明,吴起非常强调将领的指挥作用。

另外,《太平御览》卷七十三所引《吴起兵法》还记载吴起认为将领要是不廉洁而贪财,则狡诈的事情就禁止不了;将领要是好色,士卒就免不了奸淫、胡作非为。他又认为将领要实事求是,不要迁怒士卒,如果迁怒于士卒,则部下就会十分恐惧。

总之,吴起认为,由注意以上这些问题的人来统帅三军,治理千军万马,就能得心应手,指挥自如,较好地发挥部队的战斗能力。“魏武卒”正是按照吴起的这些思想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战国初期,它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二)“以法治军”

吴起在魏武卒中坚持以法治军,在《论将》中他提倡法令省而不烦,使全军士下都容易记得,便于执行。他认为军队要赏罚严明,以治为胜。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人数虽然众多,也不会有多大用处。因此他主张在军队中设禁令刑罚,作为统一思想的手段。刑罚一定要严。同时,他也主张重赏。在战场上,前进杀敌有重赏,以鼓舞士气;后退逃跑要施以重刑,以振奋军威。

他还特别注意作为军队的统帅要“行之有信”,说话算数,赏罚分明,决不含糊。他执法极严,对不从命令者一定诛杀。《尉缭子》记载一个故事:

有一次吴起与秦国交战,两军对垒还没有正式交锋,有一位勇士单枪匹马杀入敌阵,很快就斩获敌人首级回来。吴起命令把这位勇士立即斩首示众!他的部下劝阻说:“此人是我军的壮勇之士,不能杀。”吴起却坚定回答:“此人虽是壮勇之士,但他不服从命令,因此必须斩首。”

同时,吴起为了达到人人乐战的目的,他治军如同变法一样,信赏必罚。《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个故事:在西河与秦交界的地方,泰国设了个瞭望亭,有人看守烽火,对魏国造成威胁。吴起想拔掉这个钉子,于是在军营北面放了一根车辕,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南门之外,就赏给好田好宅。有一个士兵把车辕搬到南门之外,果然吴起赏给那全士兵好田好宅。不久吴起又放一石(十斗为一石)赤豆于东门,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回西门,也同样给赏。人们纷纷争着去搬。吴起看到士兵信任他了,便下令说:明日要攻打秦国边境上那个小亭,谁先攻进去,封为国大夫,赏给好田好宅。第二天战事一开始,士兵个个奋勇争先,一个早晨小亭就攻了下来。

另外,吴起还提出了褒奖有功者以激励无功者的办法。《励士》记载:魏武侯采纳了吴起的建议,设宴于宗庙,使立大功的坐在前面,有丰盛的酒席,并享用珍贵的大鼎盛着牛、豬、羊,以示奖励;立次等功的坐在中行,有酒席使用的鼎小一些;没有立功的则坐在最后面,席前没有鼎,仅有一般的菜而已。宴会以后,又在家庙门外,按功劳大小赏赐有功者的父母妻子;对在战争中牺牲者的家属每年都要给予慰劳和奖励,表示对死者的纪念。这样实行了三年,秦国出兵西河,吴起的战士知道后,马上就戴盔披甲奋勇抗击秦军。

吴起以法治军的思想与孙武是一致的。孙武强调“法治”。他在《孙子地形篇》说:倘若对士兵只爱护而不能命令,士卒纷乱而没有纪律,这样的军队不能用。吴起杀战场上不听指挥的壮士与孙武斩吴王宠妾的故事,性质是相同的。可见,吴起继承发展了孙武的思想。

吴起在《论兵篇》中强调用兵“以治为胜”。这里所谓“治”主要是指重视军队的纪律。

“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治兵》)这里所谓“治”,主要是重视军队的纪律。他认为,一支有组织纪律的军队,驻扎的时候听约束,行动的时候很威武,发动进攻则不可阻挡,撤退的时候敌人追赶不上。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保持军队建制,向左向右都服从指挥;就是被敌人分割成几部分也能成阵,被敌人冲散了也能成行;可以用他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也可以同他们处于危险的环境;他们能团结而不能使其分裂,可以使他们战斗而不会使他们感到疲倦。这样的军队是所向无敌的。吴起还说:军队的良好纪律是由战士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而产生的。

吴起懂得,要使“武卒”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除了用严刑重赏进行激励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士卒心服,乐意去进行战斗。要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就必须以道德规范去教育士卒,使其明礼。据《图国》记载,吴起认为,统治者“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即不仅对外要加强军事实力,积极备战,而且对内要讲求文德。所谓文德的具体内容就是”“”“”“。也就是说,贤明的君主,安抚国家用,治理国家用,发动民众用,抚慰民众用。总之是要用政治主张、道德标准、礼法法规来进行统治。吴起强调内修文德的主张,深深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但他又赋予儒家的”“”“”“以新的内容。他认为,面对敌人而不勇敢冲杀,说不上义;扑倒在敌人杀死的士兵屍体上痛哭,说不上仁,在吴起看来,只有勇敢杀敌,消灭敌人,为死者报仇,才算得上“义”和“仁”。吴起还说,治理国家和军队,必须用来教育民众,用来勉励民众,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从而支持国君反对敌国。这样战争就能取得胜利。

吴起在频繁的战争中看到,要夺取胜利,必须提高魏武卒的素质。除了严格挑选士卒之外,还要加强军事训练。据《治兵》记载,练兵的方法是:

一人学会之后,教会十人:十人学会之后教会百人;百人学会之后,教会千人;千人学会之后,教会万人;万人学会之后,教会全军。

同时,在训练中要求战士学会运用各种阵法,使士兵懂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做到“进不可当(),退不可追的程度,这样的军队就可以所向无敌。

吴起不仅有一套练兵方法,而且还在守西河期间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练兵基地。像河南省延津县北残存的吴起城遗址,就是其中的一个。

《延津县志图》有吴起城,在县城的西北方,注文说:吴起造鹅城屯兵处()心儒修《延津县志遗址》记载了吴起城遗址的详细情况:吴起城在沙门镇以北,方园七里左右,有北门一座,东西门各一座,南镇河,没有门。南镇有一口井尚存于今,用一块大石头蓋着,井水不可食用,吴起城形状像只鹅所以叫鹅城。那井口像鹅的眼睛,被称为鹅眼。这一带多产忧质石头,从汉唐以来,当地居民都采那儿的石头作建筑材料。每当早晨遇上大雾,远远望去好像是城垛,瞭望楼依然如故。

吴起城在太行堤之下,古黄河故道东岸。这里正当水陆交通要冲,从城的规模、位置表明,这是吴起在魏屯兵和练兵的重要基地。想到当年吴起在那里练兵的情景,金鼓齐鸣,麾下千军万马,威武雄壮的场面,也不禁感叹不已!

吴起认识到人心的向背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败。为了争取民心夺取战争的胜利,他为军队制定了行军作战、攻城夺邑的政策。他规定:军队所到的地方,不要砍伐树木、拆毁房屋、抢劫粮食、宰杀六畜、烧毁库房,以表示对老百姓的爱护。又规定:攻占敌城以后,要占领贵族的官府,接管官吏,没收武器和财产;对于愿意投降的官兵要给予接待并适当安排。这些政策,有利于分化瓦解敌人。

另外,吴起在魏武卒虽然身为将军,但是很爱惜战士。他生活简朴,不自高人一等。不过,他的爱兵自有他的目的,正如《尉缭子武议第八》讲到吴起生活简朴时说:请求别人以拚死的精神去作战,就不可自作尊贵,要别人竭力尽全力去为自己做事就不能苛求别人处处讲礼节,所以古时候穿铠甲、戴铁盔的战士不下拜,这表示不麻烦人。哪有用烦多的礼节去麻烦别人,又想请求别人为你去拚死作战、竭尽全力为你做事,从古到今都有不曾听说过啊!因此吴起如此爱惜战士,以恩惠为手段,激励士卒为保卫和巩固魏政权效劳卖命。

吴起在魏实行以法治军的军事改革,创建了武卒样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常备军,这与魏国在战国初期成为第一个强国有密切的关系。

(三)《吴起兵法》与军事思想

1.著《吴起兵法》

吴起在守西河期间,不仅创建了魏武卒,而且还根据他的作战经验,著了《吴起兵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连绵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不仅战争的规模比春秋时期大得多,而且持续的时间也长得多。在这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雄杰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一些有识之士,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着重研究如何擒敌立胜的军事理论而垂著篇笈。吴起就是在这样一个新旧社会交替、兵革不休的时代涌现出来的杰出的军事家。吴起卓越的军事思想与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是齐名的。后人多把吴起与孙武相提并论。比如韩非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荀子议兵篇》记载,临武君说:()、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司马迁也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班固则说,战国时的兵家以孙()、吴()为宗。唐太宗与名将李靖论兵时也常常是孙武、吴起并提。如:太宗曰:卿舅韩擒武(“本作,避唐高祖李渊之祖讳改,隋名将,李靖是其外甥)尝言,卿可与论孙、吴’”。又唐太宗在破隋霍邑,擒守将宋老生之后,与李靖论兵时讲起此事,说:霍去病暗与孙、吴合。诚有是夫?当右军少却也,高祖失色,及朕奋击,反为我利。孙、吴暗合,卿实知言。唐太宗用汉代名将霍去病行兵之妙,暗与孙武、吴起相同,来比喻擒宋老生之役,先少退却而后获胜,是暗与孙、吴出奇制胜的思想相合。李靖也说:虽口诵孙、吴,而心不思妙,攻守两齐之说,其孰能知其然乎?”他认为,攻守之法以孙、吴为宗,但是只口诵其兵法不行,而要实际运用熟练,才能知其奥妙。可见在我国军事史上吴起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吴起身经百战,打过许多胜仗,早在青年时代,在鲁国为将就击败过强大的齐国;公元前409年,为魏将,又打败了秦国;还参加了魏文侯灭中山的战争。后来,在任西河守期间,更打过许多漂亮仗,据《图国》统计,吴起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别钧解。”(钧解:不分胜负。)因此,使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而且使魏辟地四面,拓地千里。”(《图国》)公元前388(魏武侯九年)魏武侯使吴起伐齐,至灵丘。显然,魏国对周围国家进行战争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表明李悝、吴起的改革使魏国成为国富兵强的国家。因此,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曾说:()、吴()所以能够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吴起总结他丰富的战争经验和长期研究军事的一系列精湛见解,写成了《吴起兵法》(又称《吴子》)。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卓越的军事著作。《吴起兵法》据《汉书艺文志》说有四十八篇。现存《吴子》仅六篇,散失了不少。而现有这六篇,个别地方还掺杂了汉、魏晋南北朝或唐代人的话。但是,可以基本上把它看成是吴起的著作,是研究吴起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我们 认为,《四库全书总目》肯定晁公武说是有道理的。陆希声是唐代晚期人,学问渊博,具有编辑整理《吴起兵法》的能力,我们知道,唐代时《吴起兵法》正在流传,唐太宗时魏征所撰的《群书治要》摘录了《吴子》中的《图国》《论将》《治兵》《励士》四篇共七段文字。与今本《吴子》没有什么出入。《文选》李善《注》也引用《吴子》一条,与今本仅一字之差,意思并无不同。李善是唐高宗时人,可能唐代流传的《吴起兵法》有多种本子各有遗漏、散失、错讹、夺误。因此陆希声将各种本子校勘,编辑整理,定为六篇。他在整理时并非捏造,而是确有根据。但他没有将所有材料都编进六篇中去,还是有不少遗漏,只要我们查阅《太平御览》等类书就能发现,其中有不少《吴起兵法》的材料并没有编入今本《吴子》六篇之内,同时,今本《吴子》虽经编辑整理,也难免在个别地方参杂汉、魏晋南北朝或唐代人的话。

今本《吴子》计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约五千字共三十一条。其中包括:回答魏文侯提问一个,回答魏武侯提问十六个。内容是吴起论述关于军事与政治的关系,战争与战略战术原则的理论。它与吴起的思想基本符合,其形式又是问答体,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类似。因此我们可以基本上把它看成是吴起的著作,是研究吴起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从《吴起兵法》中充分反映了吴起的杰出的军事思想。

2.步的战争观

吴起的战争观是进步的,这主在从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上可见:

在战争的起源问题上,吴起力图从社会方面去寻找原因。他在《图国》中说,战争之所以引起,有五种原因:

一是争名,二是争利,三是积恶,四是内乱,五是饥饿。吴起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战争的根源作了论述。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对战争根源的探索是最早的。当然,吴起这种看法还停留在表面上。他对争名”“争利”“积恶”“内乱,是何原因引起?“因饥的根源何在?并没有深入分析。吴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认识到战争的真正根源,也找不到消灭战争的途径。但是,他从社会方面去寻找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吴起在《图国》又把战争分为五种:禁止暴虐拯救危乱的叫“义兵”;依兵多势众,攻伐别国的叫“强兵”;因一时愤怒而兴兵征伐的叫“刚兵“;横蛮无礼,贪图利益的叫“暴兵”。国内混乱,人民疲惫还要兴师动众的叫“逆兵。吴起对战争的分类并不科学,但他显然是赞成义兵。他对战与不之战的区分,使将士们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性,这样就可以鼓舞士气,战胜强敌。这对后来商鞅的以战去战,虽战可以”的思想,有直接的影响。

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春秋末期的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计篇》中论军事优劣的五个要点时说: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他把道,也就是政治作为第一要点。吴起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在《图国》中说:过去神农时代的部落承桑氏的君主,只讲求文德而废弃武备,国家因此灭亡。从前夏禹时的部落有扈氏依仗兵多而好战,国家因此丧失。 吴起认为,一个国君要使国家治理得好,必须既要重视政治,也要重视军事。从这个思想出发,他在西河一方面注重军事改革,一方面从事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魏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

吴起从战争实践中认识到,只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还不够,还必须有安定的后方,因此,他说: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只有国内人民和前方军队团结一致,才能打胜仗。他认为,贤明的君主,要想使用他的民众,必然先加强团结而后才发动战争。又说:国内各种意见不统一,不可以出兵打仗;军队内部不团结,不可以出阵作战;出阵以后,军队不互相配合,不可以进行战斗;进行战斗以后,各部分战斗动作不协调,不能夺取胜利。他还进一步说: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图国》)吴起阐明了国家、军队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并认为人心向背是军事上取得胜败的关键。总而言之,就是政治决定军事。

在如何统一中国的问题上,吴起主张只有用武力才能达到目的。在这一点上,他与儒家思想是不同的。吴起的这种思想,对稍后的孙膑举兵绳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这一主张有直接的影响。

吴起一方面看到了战争的重大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因此,他认为对待战争要持慎重态度。他充分看到了战争的利害关系,反对轻率发动战争。他总结历史上战争的经验,说:天下相互作战的国家,得到五次胜利的会招灾祸;得到四次胜利的的国家会疲弊;得到期三次能称霸;得到两次胜利的可以称王;提得到一次胜利的能够称帝。”他认为,经常轻率发动战争,就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而使人民疲惫不堪,国家贫弱,而且会招来祸患。因此,多次发动战争而取得天下的少,亡国的多。吴起这一慎战的思想,继承了《孙子兵法计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不可以不重视”的观点,而对孙膑也有直接影响。《孙膑兵法见威王》看到了战争的胜负决定国家存亡的一面,同时又指出,“好战者灭亡,贪图胜利者受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之间思想的继承关系。

3.战略战术思想

吴起从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的形势出发,认识到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因此,他在战略上很重视战争的准备。他认为,要使国家安全,先要在平时做好战争的准备。在《图国》列举了春秋时代齐桓公、晋文公、秦缪公称霸诸侯为例,说明备战的重要意义。

对于军队,吴起在《治兵》中主张教戒为先,注意平时训练。他在《论将》提出出门如见敌的战备思想。反映了他积极进取精神。

吴起在指挥作战时摒弃主观臆断,从客观实际出发,十分重视了解敌人的情况。他在《料敌》中认为,只有清楚敌人兵力部署情况,才能选择其薄弱环节狠狠打击。为了了解敌方情况,吴起非常重视使用间谍,深入敌后搜集敌方各种情报。同时,在战场上采用武力侦察的办法,派出一支小分队去佯攻敌人,而又假装败退,引诱敌人来追击,从敌人追击的情况来观察其虚实,然后决定对策。从吴起对六国军队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情风俗的了解都是相当清楚的。吴起重视调查研究,显然是继承了前辈军事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怠的思想。吴起关于战争的主观指导必须力图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卓越见解,对引导战争取得胜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吴起由于经常带兵打仗,很懂得在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认为在战争中,人必须努力掌握从事战争的各种技能和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本领。他说: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治兵》)即人在战争中,往往因为缺少某种本领而送了性命,因为不习惯于某种情况而打败仗。这种主张是对生死胜败由天定的宿命论的否定。

在《料敌》中吴起还看到了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军队装备精良等因素对战争的重大作用。在《治兵》他对进行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战马也很重视。他说:“战马,必须饲养在适当地方,适时地给马饮水吃草,对其饥饱要节制,冬季要让马厩温暖,夏季要使其凉快。要经常剪刷马的鬃毛,细心地钉马掌。要训练马的听觉、视觉。不要马到受到惊吓。要让马练习奔驰追逐。熟悉前进停止的动作。”总之,他认为对战马要善于饰养、训练和爱护,以达到“人马相亲”的程度。这样战马到才听其使唤。

吴起注意到人、马、车、地形等在战争中的相互关系.提出:

要明白知道地形的险易,并善于利用,就能使地形便于跑马;及时喂马使之骠肥体壮,马就便于驾车;准备好足够的润滑油和车轴上用的铁,注意及时修理,就使车便于载战士;兵器锐利,铠甲坚固,就使战士便于作战。只有这样,打起仗来,才能得心应手。

吴起在频繁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地掌握了指挥战争的艺术。他在《料敌》中总结出一些战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他总结出急击勿疑的十三种情况:

敌人远而来,刚刚到达,队伍还没有整顿好,部队正在吃饭,又没有戒备;慌忙逃走;过于疲劳;没有占据有利地形,失掉战机,陷于被动;长途跋涉而后继部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涉水渡河只渡过一半;在险要的狭窄道路上行军;旗帜乱动,部队的阵势频繁变动,将领脱离了士卒,军心恐怖。凡是碰到以上情况,应该选择精锐部队作前锋冲击,同时配备力量进行包围,毫不犹豫地迅速发动进攻。

吴起反对在战争中莽撞蛮干,主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在《料敌》中分析了碰到有利时机击之勿疑的八种情况:

一是大风严寒,军队半夜出发,昼夜行军,破冰渡河,不顾士卒艰难;二是在炎热的夏天,队伍出发得迟,正好烈日当头,行军又急,不管士卒饥渴,只顾拼命赶路;三是队伍在外时间很久,粮食吃完,民众埋怨甚至愤怒,谣言怪事屡次出现,而将领无法禁止;四是部队的物资耗尽,连柴草也很少,却遇上阴雨天气,想抢掠又没有地方;五是战士不多,水土不服,兵马生病,四邻的援兵未到;六是长途跋涉,已近黄昏,士卒疲劳恐惧又不得食,都脱下铠甲随地休息;七是将领和官吏都没有威信,士卒心神不定,全军多次发生惊乱,而部队孤立无援;八是兵力部署未定,宿营地也未安排好,爬山过险,只有一半人通过。凡是遇到以上情况,不用占卜就应立即派兵出击。

吴起还分析了遇到形势不利时避之勿疑的六种情况:

一是敌国地广、人民富裕、人口众多;二是国君将吏爱护民众和士卒,普遍加恩惠;三是赏罚严明,处理及时得当;四是按功劳大小授予爵位,任用贤德有才能的人;五是敌军兵力众多,武器装备精良;六是有四周邻国的帮助,大国的支援。如果这些方面不如敌军,就要避免与之交战,而不能有任何怀疑。这就是说,在作战时要避敌之所长,击敌之所短。

另外,在《治兵》中吴起从实战出发,对行军和扎营提出了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部队行军的原则,不能违反前进与停止的节制,不要忽视饮食的适度,不要使人马过于疲劳。这三项做到了,就能使战士服从将领的命令,使战士服从命,这是治理好军队的根本。”

这就是说,在行军中对行程、人马的负荷要安排得当,饮食供应要准备好,这样才能保证军队听从上级的指挥,从而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太平御览》卷三三二,兵部六三补充了《吴子》六篇的不足,其中讲到,吴起十分重视对地形的了解,认为:凡是行军到了敌国境内,必须熟悉地形,知道敌人驻扎的方位,地形要是不熟悉,军队前往就必然打败仗。”他还指出,军队到一个地方,必须先了解周围五十里内的山川形势,从而了解其中哪里有险阻,哪些平坦,使士卒注意是否有敌人的埋伏,而将领则要利用地形以对敌人。吴起在《治兵》中还提出,军队驻扎不要在大山谷的口上(“天灶”)和高山的顶端(“龙头”)。

以上这些都是带兵作战的经验之谈,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在吴起的战略战术中,有许多很是有价值的思想。吴起在《论将》中认为:带兵作战必须首先分析研究敌人的将领,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对策,这样就能不费多大力气而获得成功。这是对孙武用水无常形来比喻兵无常势,依据敌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夺取胜利(14)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如何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吴起非常鄙视在战场上贪生怕死,当逃兵的可耻行为。他认为在战场上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治兵》)阐明了战场上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只有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夺取胜利,才能保存自己;而贪生怕死,畏首畏尾,不敢杀敌,结果必然失败,招致灭亡。因此,吴起在他的军队里提倡不怕死的精神。他在《论将》中说:从出兵打仗的第一天起,就要使战士抱定决心战死的光荣信念,而不要怀有苟且偷生的耻辱思想。在战斗过程中,要使战士进死为荣,退生为辱。”(《图国》)即以前进杀敌、英勇牺牲为荣誉,以后退活命为羞耻。《战国策齐策》谈到齐国军队在燕伐齐连取七十余城,虽然处境十分困难,军队没有粮食,人相食;没有柴烧,以人骨当柴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战斗,战士没有投降的心理。认为这样的军队就是孙膑、吴起之兵也。可见吴起的军队顽强战斗的精神,在当时是很有名的。

在多与少的问题上,吴起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以少可以胜多,比如在《料敌》认为,只要军队治理得好,善于选拔贤能,赏罚分明,优待家属,这样,部队就可以打败数倍于我的敌人。吴起分析说:敌人如果没有同盟军会集,君臣之间意见不一致,深沟堡垒没有修筑好,号令没有下达,军队人心惶惶,想前进不敢前进,想后退不敢后退,这样的军队只要用相当于它的一半的兵力就能打败它,而且能百战百胜。他又说:“倘若敌人前来,散散慢慢,毫无纪律,队伍混乱,人马不安,东张西望,这样的部队便可以一击十,使之手脚毫无所措。”吴起在《论将》认为,如果将领不善于指挥,虽然带兵多,也容易被人俘虏。吴起说:“用少量兵力就必须依靠地形和险阻。”他重视利用有利的地形,从而造成以少胜多的条件。他在《应变》说,“只要避开平坦开阔之地,而利用险要的地形”,就可以以一击十以十击百”“以千击万

由此可见,吴起从他丰富的作战经验中,朴素地看到了多和少的辩证关系。在《励士》记载了他把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实践中,创造了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所以《吕氏春秋用民》称颂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尉缭子制谈》也说:率领“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是谁?那是吴起。据杨宽《战国史》统计:战国时代,各大国的兵额就有三十万至一百万之多

春秋战国间用兵数量还在十万左右。吴起的五万、七万之数,可以说得上是精兵了。而用之可以抵御强秦。可见其军事艺术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总之,吴起朴素的战略战术思想,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4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