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山东孙子研究会在泰安(山东恒源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兵学文化产业创意座谈会”。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张建设主持会议。王伟力、刘宗元、曹永孚、鹿成增、周传立、王学众、程鹏、公露露、苏飞、王廷文、班卫东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如何发展以兵圣孙武和《孙子兵法》为重点题材的兵学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入座谈。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山东恒源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鹿成增,介绍了他们推行新工农联盟、把军工生产与文化产业嫁接、因地制宜打造“齐鲁年文化园”的情况和经验体会;山东孙子研究会顾问、莱芜市人大常委会原第一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莱芜嬴秦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刘宗元,联系莱芜正在筹划的嬴秦文化招商引资项目,提出政商联手发展兵学文化产业的构想;山东孙子研究会常务理事、广饶孙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廷文,回顾分析本县打造孙子文化园的成功范例,提出了适应时代、多业并举、健全机制、无缝对接,把孙子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思路;山东孙子研究会常务理事、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馆长苏飞,结合本馆工作实践,提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孙子兵学文化资源、扩大社会宣传、调动内外力量、搞好文旅结合的见解;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中国言实出版社齐鲁编发中心主任班卫东,介绍了自已编著的系列丛书《八路军》即将出版发行、走向市场的情况。河南省委原常委、河南省军区原政委王伟力主张:发展兵学文化产业要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要使孙子和《孙子兵法》走下神坛,走近大众,走向未来;要抓好宣传,善于借势,不断延展。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子研究》杂志执行主编曹永孚认为:发展兵学文化产业,关键在“定位”,出路在“结合”:要注重公益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公办与民办的结合、自办与联办的结合、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结合、规模化与小型化的结合。山东孙子研究会监事、《孙子研究》杂志副主编周传立,《山东国防报》社原社长王学众,原《黄河出版社》总编辑程鹏等也发表了建设性意见。
张建设会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战略任务。我们发展兵学文化产业,就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孙子研究会全面履职尽责的现实要求。所以,研究孙子兵学文化,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研究,观念上要改变,衡量工作的标准要改变,工作布局上要改变。
张建设会长强调,我们要将这次座谈会取得的成果,向实践延伸,向现实拓展。 要做到“四个把握”:
一、把握兵学文化的独特性价值,坚定发展兵学文化产业的信心。促进兵学文化与产业对接,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齐鲁兵学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二是有众多发展兵学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三是兵学文化产业有雄厚的市场。四是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兵学文化产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二、把握兵学文化与产业相融性特点,增强推进二者对接的思想自觉。兵学文化传承与相关产业发展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兵学文化只有发展为产业,才能随着市场的推进真正走向民间,保持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把握兵学文化产业的实践性特征,推进文化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文化产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即使再好的创意,不进入实践,也难以体现它的价值。要认真梳理我们所处地域或不限于所处地域的兵学文化资源,整合我们的人才资源,选准发展兵学文化产业创意的重点和突破口。一是齐鲁兵学文化旅游产业;二是齐鲁兵学文化民间艺术产业;三是齐鲁兵学文化影视产业;四是齐鲁兵学文化游戏动漫产业;五是齐鲁兵学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六是齐鲁兵学文化网络传播产业。
四、把握兵学文化产业的能动性要求,充分发挥主动担当的精神。我们每个专家学者,甚至热爱兵学文化的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都肩负着推进兵学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一个创意就是一份贡献,一个行动就是一项成果,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报。作为孙子研究领域,我们要在推进兵学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智库作用。及时为政府提供信息,提出建议,承担课题,拿出方案。二是协调作用。协调各方,穿针引线,为推动兵学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三是服务作用。围绕兵学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尽我所能地提供相关服务,及时总结交流经验,集思广益破解难题。
会议期间,还参观考察了山东恒源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军工生产、齐鲁年文化园和毛主席像章陈列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