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聊天也能学兵法
杨建平
我有一位爱好集邮的朋友,相识于1983年的省城太原。那时他被省水利技校录取,我被供销学校录取。在省城来自晋东南的,不同学校的同学经常走动相聚,一来而往相识了。后来1985年毕业分配,我俩都分到了晋城单位工作,至今虽退休了仍保持着联系。我们的交往虽然不算多,但彼此都比较默契,闲暇时也聚聚聊聊天。今天就说说聊天也能学兵法,兵法思维入邮票的事。
一、从邮票里聊出了《孙子兵法》
不久前的2025年2月20日,我们几个朋友相约到国贸6楼山西瑞康一起聊天,聊到集邮爱好时,这位集邮的朋友滔滔不绝,介绍了一些集邮收藏方面的知识和故事,令我惊讶。他知道我在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孙子兵法》,随口就说他自己收藏有一套《孙子兵法》邮票,并邀请我们方便时一同欣赏。几天后的2月25日,我终于在他家里欣赏到了这套《孙子兵法》邮票。我将这5枚一套的邮票照片,分享到了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和全球孙子守护人的微信群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会长等兵友在微信群中给予了点赞和关注;在全球孙子守护人的微信群中,从未谋面的邱农善等兵友,还从《孙子兵法》邮票发行的基本情况、兵法智慧在现代战争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上进行了分享……
3月2日,这位集邮的朋友受我邀请,首次参加了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第45期《美好生活在奋斗担当中炼成》兵法沙龙,机缘巧合,轻松愉快的氛围,朋友被邀请坐在了C位。他在分享中说:美好生活中有一点就是要爱世间万物,万物皆有生命,如一本书、一枚邮票等小物件,你爱护它,它就会变得美好;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自己和家庭中,也体现在社会和周围的环境中;要实现美好生活,除了个人的奋斗,还要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孙子兵法》教我们遇到问题时怎么思考,遇到困难时怎么寻求解决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怎么来教育子女等都很有启示,自己身有体会……
二、从交流中学到的不仅仅是集邮知识
在与全球孙子守护人微信群中的邱农善和我这位集邮朋友等友人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集邮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兵法思维。
首先,集邮是一项很受欢迎的文化传承活动。集邮是以邮票及其相关邮品为主要对象的收集、鉴赏与研究的文化活动,是继旅游和足球之后的世界三大爱好之一。集邮爱好者上至总统国王,下至平民百姓,遍及世界各地。集邮已经成为全世界影响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收藏活动。
其次,邮票只是集邮票、封、片、简等众多邮品中的一种。作为集邮中心内容的邮票,是一种邮资凭证,按照种类分,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军用邮票、电子邮票、小全张与小型张、小本票等等;按照质地分有纸质邮票、木质邮票、金属邮票、塑料邮票、丝绸邮票等等;按照状态分有新票、盖销票、信销票等等;……邮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被誉为“国家名片”和“百科全书”。
再次,集邮能够陶冶情操。集邮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学问,同时也是一种投资。作为普通的集邮爱好者,融入集邮这项文化活动中其乐无穷。我这位朋友多年来收藏了大量古今中外的邮票及其邮品,因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整理、出让了一些邮品,但有一套邮票却保留了下来,那就是《孙子兵法》邮票及其首日实寄封。聊天中,其兵法思维令我折服。
三、从《孙子兵法》邮票中解读了《孙子兵法》
我这位朋友,看着邮票,随口就说,《孙子兵法》诞生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兵书之首”“兵学圣典”。特别是《孙子兵法》被国外评为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的最佳。比位居第二的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要早2300年。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千字左右,却蕴含了极为深刻的谋略与智慧。《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与作战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辩证法与军事实践相结合的天才产物。毛泽东、刘伯承曾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据说1991年波斯湾战争中,联军高级参谋人手一册。它不仅是历代军事家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必读之书,它的基本原则早已经渗透到商业竞争、企业管理、体育竞赛、外交谈判、集邮收藏等多个领域。这真是:太行儿女能言兵,孙子兵法家有之的写照呀。
邮票作为国家的“名片”,自然有它的一席之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95年12月4日发行了一套《孙子兵法》特种邮票,志号为1995-26。
《孙子兵法》特种邮票由中国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全胜设计,将《孙子兵法》的警句与仿古石像画的形式完美结合,图文并茂,古朴大气,生动地展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精髓。该套邮票采用影写版制作,规格为30mmx50mm,齿孔度数12度,全张32枚,采取8x4排列方式,由北京邮票厂印刷。这套邮票的5枚图案,将《孙子兵法》名句和图形融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精髓。下面简明扼要地解读如下。
从工艺上说,第1枚采用工笔淡彩技法,其他4枚采用平面单色技法,具有战国青铜纹饰“水陆战图”及汉画像砖的艺术特征,单纯、庄重、古朴,既有现代感,又有战国的时代感。1996年,在人民邮电出版社、邮电部邮政总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工人日报社、人民邮电报社和福建省邮电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1995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孙子兵法》获“最佳印刷奖”。5枚邮票的情况:
第一枚《孙子像》(5-1),面值20分。图案中的孙子身佩宝剑,端坐在案前,简册铺展仿佛正在斟字琢句,生动描绘了孙子正在著写兵法文章的场景。图案上方印有《孙子兵法》卷首开篇“始计篇”中的名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设计者将孙子著述时的情态和《孙子兵法》开卷第一段警句组织在这套邮票第一枚图案中,既把握住了孙子兵法的基本理论观点,又具有统领全套邮票的作用,构思科学合理。
第二枚《吴宫教战》(5-2),面值20分。图案展现了孙武在吴宫教战的历史场景。图案上端印有《孙子兵法》的名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胜。” 画面选取的就是宫女们按照孙武的命令,准确做每个军事训练动作的场面。设计者将这句体现孙武恩威并举、宽严相济治军基本思想的文字,与训练宫女的场景组织在一起,相辅相成,使主题表现得既深刻又生动。
第三枚《五战入郢》(5-3),面值30分。图案由《孙子兵法》名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和吴攻楚五战入郢的场景组成。邮票图案的中心画面为吴兵入郢的欢呼场面,周围分别展示出每次战斗的场景,展示了孙子五战入郢的英勇事迹,有文字理论,有战例图解,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孙子的战略战术原则。
第四枚《艾陵之战》(5-4),面值50分。图案由艾陵之战图和《孙子兵法》名句“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组成,再现了艾陵之战的激烈场面。邮票图案上的文字和图解,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是画面采用箭头指示“避实而击虚”的布兵过程,形象而准确地表现出了孙子军事思想的精神实质,容易理解。
第五枚《黄池会盟》(5-5),面值100分。图案由《孙子兵法》名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和黄池会盟图组成。邮票图案的中心画面为黄池会盟场面,吴王端坐,齐晋等诸国之君唯唯诺诺,周围吴国强兵陈列,形成一种震慑的气势,展示了孙子在黄池会盟中的智慧与策略,形象地注释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战略思想。
四、从《孙子兵法》邮票中获得了启示
启示一:《孙子兵法》入门“154”。即先了解一个作者、五句话和四个故事。如上所述,学习《孙子兵法》首先要知道一个作者叫孙武。其次知道五句话的出处和大意:一是选自始计篇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研究的。二是选自行军篇的: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意思是说,要用文的怀柔手段去管理军队,用武的军纪军法手段使之整齐一致,恩威并济,军队就能成为必胜之军。三是选自谋攻篇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意思是说,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四是选自虚实篇的: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意思是说,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攻击敌人的弱点。五是选自谋攻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四个故事是:吴宫教战、五战入郢、艾陵之战和黄池会盟。
启示二:求同存异宽心胸。朋友们介绍说,解读《孙子兵法》与集邮一样,也是有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几千年前《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和精华渗透在集邮领域,通过学习也提高了自己的素养。如我这位集邮的朋友就是从七十年代初的朦胧期,经过启蒙期、疯狂期、徘徊期、上升期、冷静期、智选期,曲曲折折摸索过来,终于按照自己的目标,有选择地集邮,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精品之路。他一路走来虽然坎坷,但收获满满,这也从另一个视角印证了:美好生活在奋斗担当中炼成。
启示三:实践证明《孙子兵法》对集邮也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上下同欲者胜”。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增强集邮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只有认识集邮,了解自己,才能够正确有效地集邮。“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者多;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者少也”。“预”字为首,抢前抓早,提前谋划,方案先行,是集邮的关键。“兵因敌而制胜。”集邮也像行军打仗一样,要根据具体实际来采取策略,不能有主观随意性。“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能够根据外界变化而适时调整集邮策略的集邮者,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制定集邮发展目标上来,将自己制定的计划目标作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奋斗目标和挑战目标等等。总之《孙子兵法》中类似这样的经典很多,结合当前的形势,用孙子兵法思维来指导集邮活动,是集邮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随着邮票的发行,《孙子兵法》将又一次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杨建平,晋城市工信国资委原党委书记、一调,晋城市政府经研中心研究员,晋城市产促会理事,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和松林书院讲师,晋城市聚寿山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