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6月27日报道称,以色列情报人员已渗透至伊朗导弹与核计划的核心部分,并持续多年收集秘密情报。
一位消息人士告诉《泰晤士报》说,多年来,以色列一直通过情报人员对伊朗的多个地点进行监控,且每个地点都“提前部署了地面人员”。据称以色列最早在2010年就开始准备对伊朗的打击。
这些信息,显然是以色列有意向外界散发出来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冲突刚刚结束,各方都在展现“嘴上功夫”的特殊时刻,以色列对外散发这些极其“机密”的信息,动机何在、意欲何为?
其一,这是内氏在“摆功亮能”,展现自己的“深谋远虑”。1996年,47岁的内氏首次当选为以总理,成为该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但内氏在这个“试水期”,并没有取得太突出的成绩,任期结束未能获得连任。他于2009年再次当选总理,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连任多个任期,直到2021年因未能成功组阁而卸任。这个时期,才是内氏自认为“大展宏图”的时期。官司缠身的内氏,向外散发最早从2010年,也就是自己第二任期的第二年开始,就筹划准备这次对伊打击的信息,分明是在打上“内氏印记”,彰显自己的战略智慧,为自己“歌功颂德”。
其二,回应伊朗的“锄间”行动,给“伊间”吃定心丸。以色列发动对伊袭击后,伊朗损失惨重,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伊朗的重要部门、重要岗位被摩萨德渗透成了“筛子”。战中和战后,伊朗采取多种措施,挖出了大量间谍,让摩萨德在伊朗的间谍网受到重创。以色列此时散发有关间谍的信息,既是扰乱伊朗的“锄间”行动,也是向那些为摩萨德服务的伊朗人传递信息:他们隐藏很深,尽管放心,不要乱了阵脚。同时也在警告伊朗,摩萨德的间谍网“深耕广织”,想彻底铲除是不可能的。
其三,这是一种攻心策略,意在打碎伊朗人的“胜利幻觉”。《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以色列就是想通过散发这些信息,表明自己在伊朗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每个敢跟以色列作对的人都是“不安全的”,以展现自己的无比强大与无所不能,在伊朗进一步制造恐慌情绪,打击军心士气,动摇民众的信仰意志,对冲伊朗上下的“胜利”激情。
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
为文追求:观星球,不博眼球!重能量,不求流量!独辟视角,原创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