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6日,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通过其社交账号表示,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律已于当天正式颁布。他同时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战争和侵略行为提供便利,沦为以色列政权的代理人。并表示,伊朗将在确保本国核设施安全之前,停止与该机构的一切合作。
与其同时,伊朗各大主流媒体罕见地刊发了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的全球通缉令,要求将其抓捕并执行死刑。
伊朗议会6月25日通过一项法案,暂停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根据议会决议,除非伊朗的核设施安全与和平核活动得到保障,否则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无权进入该国进行检查,任何检查都需要得到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26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议会关于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案。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是伊朗因其核设施遭到美国轰炸,而对国际原子能机构采取的十分明确的报复行动。
长期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公正性,从日本的核废水排海,到对世界多地核活动的严重双标,就一直倍受质疑与诟病。应该说,伊朗对其行为进行毫不掩饰的指责,并没有冤枉它。
那么,伊朗暂停与国际能原子机构的合作,仅仅是因为对这个国际组织的严重不满吗?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应该还有更深的考量。
美国出动B-2轰炸机对伊朗的三处核设施进行袭击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伊朗的核设施被“完全摧毁”。伊朗在以伊冲突结束后也改变遭袭后“损失并不严重”的说法,声称自己的核设施在美国的突袭中“严重受损”。
然而,特朗普声称的“全部摧毁”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倒是“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说法不翼而飞。
美国媒体6月24日报道,一份由美国国防部下属机构提供的机密初级情报评估显示,美军打击未能摧毁伊朗核设施,或许只让伊朗核项目发展延迟数月。这家媒体就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它在以《初步评估显示美军打击未摧毁伊朗核设施》为题的报道中说,美国此前对三处核设施的打击未摧毁其核心部分,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依然完整”。
《纽约时报》也报道说,美军的打击仅封住了两个核设施的入口,并没有摧毁其地下建筑。伊朗核项目发展或将延迟,但预计延迟时间不会超过6个月。
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假新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日渐衰落的《纽约时报》联手,企图诋毁历史上最成功的打击之一。伊朗的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这是特朗普一贯的做法与说辞,凡是不利于自己的新闻,统统斥之为“假新闻”。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7月5日报道,普利策奖获奖记者西摩.赫什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上个月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未能击中伊朗的高浓缩铀储备。
据报道,其中一名消息人士承认,虽然此次袭击动用了7架B-2“幽灵”轰炸机和3万磅重的钻地炸弹,却不能指望这次行动“消灭”伊朗的核计划。
另一名美国官员说:“离心机可能没被摧毁,400磅纯度为60%的浓缩铀也不见了。”他补充说,“不能保证炸弹穿透放置离心机的地堡”,因为太深了。
一名了解袭击事件的美国官员表示,袭击发生后,伊朗核设施(特别是福尔道和伊斯法罕)附近没有发现放射性物质,这表明浓缩铀储备已被提前转移。
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断定,伊朗的核设施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只是特朗普不愿意承认这个“未摧毁”的现实罢了,因为一旦承认,就意味着他发动的对伊军事行动失败了!这让功利心极强的懂王情何以堪?
当然,伊朗也不愿意承认这种“胜利”,因为一旦承认,就会拉高美以的警惕性,迫使美以采取新的袭击行动。这正如《孙子兵法.计篇》提出的谋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也就是“示弱避祸”。
那么,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玄机”就显而易见了:不让这个亲西方的国际机构的人员进入伊朗,一则防止他们把伊朗核设施并没严重受损的真实情况泄露出去,从而让美以没有进一步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压力”与借口;二则可以不受干扰、不受限制地继续开展铀浓缩活动。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底气,则来自这次以伊冲突中伊朗在中后期的出色表现。特别是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十分有限的打击效果,亮出了其钻地炸弹等先进武器的“底裤”,让伊朗看到了美以“纸老虎”的一面,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核技术、保护核设施的信心,当然也增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杀手锏装备的紧迫感。
《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用《孙子兵法》的视角来分析,伊朗把国际原子能机构拒之门外,很可能要关起门来造核WQ了!
老路名片:
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
为文追求:观星球,不博眼球!重能量,不求流量!独辟视角,原创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