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而人与人的高下之差则在如何知细节、抓细节上。许多人觉得,只要“细心”,就能在细节上不失察、不失控。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孙子兵法》是一部战略著作,回答了战争活动中有关“大事”“大势”“大局”“大战”的一系列问题,但它“好高”不“厌低”,“喜大”不“弃小”,对“细节”的关注通篇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行军篇》中的“相敌三十二法”,《用间篇》中的“用间”之法,都“细”得如“小学生的教科书”。孙子研兵、用兵之“细心”,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如果就此认定只要“细心”,细节就不会失察、失控了,那就未免太一厢情愿了!
实际上,《孙子兵法》不仅告诉人们依据什么细节得出什么结论,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如何去甄别细节,防止被人蒙骗,做出错误的判断;如何去区别细节,如何抓住细节中的关键,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如,《虚实篇》提出:“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意思是说,通过分析判断,来明了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通过挑动敌人,来明了敌人的行动规律。通过示形动敌,来明了敌人所处地形有利或不利之处。通过战斗侦察,来明了敌人兵力部署中的强点和弱点。一言以蔽之:抓细节,既要用心,更要用脑。
现实中,那些善于抓细节的,恰恰就是既用心、又用脑的人。有国人发现,在日本的书店购书,如果你进店之后外面下起了小雨,结账时,店员一准会问你要不要给书做一个防雨包装。然后,从柜台下面抽出一枚底部开了口的塑料袋,反过来套在手提纸袋上,提手刚好从塑料袋的开口处伸出来。
可店员怎么知道外面下雨了呢,况且是很小的毛毛雨?原来外面一下雨,店堂的背景音乐便改变旋律,甭管店员在哪个角落,无论离店堂的大门和窗子有多远,都可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并及时为书客提供防雨包装的服务。如此温馨的细节,有如隐蔽的游戏,按既定的规则层层展开,悄无声息,瞬间切换,无缝对接,实在是既用心,更用脑。
人们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抓细节时,不妨悟一悟《孙子兵法》抓细节的智慧,品一品日本书店抓细节的思路。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