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于努力!”“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是当下非常时髦、被许多人常挂嘴边,甚至视为“圣经”的话。
应该说,选择决定的是方向、路径和方式,其重要程度毋容置疑。当年的鲁迅,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当代的张一鸣,抢占新媒体高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撼动了国际话语权体系。
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就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而且重要非常多倍。这应该是乔老板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不过,还是有人在问: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吗?对此,我们不妨从《孙子兵法》的视角作一番分析。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这里,孙子提出四种可以选择的“用兵”方式,并排出了选择的先后顺序。但是,在“实操”中究竟选择哪种方式,并不是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军事实力。其中,“伐谋”“伐交”属“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伐谋”“伐交”就会软弱无力,“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会成为一则空谈。《孙子兵法●谋攻篇》又曰:“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说明,“攻城”实际上是失去了选择余地后的“选择”。
从《孙子兵法》的视角来看,军事实力越强,也就是努力积聚的力量优势越大,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反之,选择的余地就越小。正如人们常说的,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休想得到。从中可以看出,努力与选择是同等重要的。
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讲,选择当然十分关键。然而,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没有丰富的实践磨砺,就很难看清哪条路更适合自己,也很难保证选择了自己该走的路后,不摔跟头、不翻车。
所以,我们还是要慎言“选择大于努力”“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以免让人产生错觉,把他人和自己带入误区。尤其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讲,至关重要的不是让他们把心思用在做选择上,而是把精力用在努力学习、努力实践,增长见识、悟事明理、提升本领上,为增大选择的余地奠定实力基础。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