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道小门来接待晏子。晏子不从小门入,说道:“出使到狗国,才从狗门进入,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当从此门进入。”接待宾客的官吏便重新引导晏子从大门入宫。
晏子拜见楚王后,楚王问晏子:“齐国没有人吗?”晏子回答说:“齐国临淄有七千五百户,张开衣袖就能连成帷幕,挥洒汗水如同下雨,人多得比肩继踵,怎么会没有人?”
楚王又问:“既然这样,那又为什么要派你当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委派使臣各有特定的君主,贤能的人就出使贤明的君主,不贤的人就出使不贤的君主。我是最不贤的了,所以适宜出使楚国。”楚王无言以对,只好给晏子应有的礼遇。
阅罢这一史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下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被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手下官员无情羞辱,较之晏子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年内,泽连斯基三次访美,两次受到粗鄙的对待,总统、副总统轮番攻击羞辱,饭不让在白宫吃,记者会不让在白宫开,最后倔强的泽连斯基竟然在白宫前的路边,临时找来桌子,尔后架起麦克风,以白宫为背景,煞有其事地开起了“野战记者会”。抛开俄乌冲突的孰是孰非不说,这场景着实令人心酸。
外交,是最讲礼仪的领域。但晏子和小泽的外交活动之中,已经没了尊重与绅士,取而代之的是粗鲁与无礼,这让人更具像、更感性地见识了“伐交”的残酷与无情。
从晏子到小泽,虽然穿越了2000多年,但两人的遭遇何等相似,可称得上“同途”;而结局又大相径庭,可称得上“殊归”。两人的同异,折射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时代变了,而弱肉强食的逻辑并没有变。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晏子与小泽的“同途殊归”则说明,没有“伐兵”“攻城”的强大实力,“伐谋”“伐交”就是一句实实在在的空话,即使像晏子那样善辩、像小泽那样善演,也无济于事。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