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鄄城县,是坐落在鲁西南平原的一个千年古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这里看起来十分普通,却是一片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神奇土地。
2013年总书记视察菏泽时说:“菏泽,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孙膑、吴起、范蠡、曹植、黄巢、宋江等历史人物都同这里有密切关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所说的“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指的就是鄄城。
《太平寰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榖林,通树之。”《史记》载:“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榖林、历山、雷泽均在鄄城县境。今县境内有尧陵、舜耕历山遗址、雷泽湖、陈王读书台、苏御牌坊等历史文化景观。
鄄城还有一个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名片,那就是此处正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思想家、一代兵学宗师孙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老路作为一位兵学爱好者,对鄄城这片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大地,神往已久,更为多年未能亲临其境而深感遗憾。令人欣慰的是,在山东省伏羲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鄄城县孙膑研究会会长周方林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终于在2025年11月4日这个风和日丽、秋韵浓浓的吉祥之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踏上了鄄城大地,实现了多年未竟的膜拜心愿。
这天一大早,老路和山东孙子研究会陶书贵副秘书长,在菏泽市孙膑研究会副会长、国学研究专家、曹县企业家易华先生的陪同下,从曹县来到鄄城,走进了气势恢宏、兵魂缭绕的孙膑旅游城。菏泽市孙膑研究会会长孙治宇先生等,专程从市里赶过来陪同考察与交流。
周方林会长曾担任鄄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是孙膑文化挖掘与弘扬的亲历者、组织者,为此付出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与汗水,环环展现他了的执着与学识。参观学习过程中,周会长如数家珍般介绍孙膑的历史、纪念园的建设历程、鄄城县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孙膑文化挖掘与传承的故事,等等。
参观学习全程,老路始终兴趣盎然,像个小学生,边看、边听、边问、边拍,还不断跟周会长等进行切磋交流,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一点多,竟丝毫没有口渴、腹饥与疲惫之感。午餐期间,大家边吃边议,物质与文化的美味一并享用,其乐融融,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在历史上,孙膑与孙武并称孙子。《史记》载:“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据推算,孙膑大概是孙子的五世或六世孙。其生卒年月史籍无记载,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据鄄城县孙老家村孙氏族人世代相传,孙膑生于农历三月初三,卒于农历八月十八。他原来叫什么名字,无从考取,只因他曾经被陷害,受过膑刑,史书上才称其为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膑生阿、鄄之间。”据当代历史研究学者多方考察、多次论证,最终认定孙膑的故里在鄄城。
在当今鄄城县孙老家村、孙花园村等村的孙氏族人,以孙膑为始祖,其《孙氏族谱》记载:因孙膑诞生在孙老家,后世遂在此建立家园,世代繁衍生息。

孙膑在青少年时期,生活孤苦。据孙氏族人相传,孙膑幼年父母双亡,为冷家收养,从小牧牛。少年时的孙膑虽然生活孤苦,但胸怀大志。因魏、韩、赵等国常常进攻齐国,孙膑家乡位于齐国西部边境,多次遭逢战祸。孙膑深深地感到,残酷激烈的战争,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生活、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便下定决心习武学兵,做一番安国救民的事业。于是,成年后的孙膑离开家乡,到云蒙山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从而开启了兵学建功的辉煌人生之旅,不仅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利,而且为后人留下了“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减灶之计”和《孙膑兵法》等丰厚的历史文化与兵学智慧遗产。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