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胜 不“知”者败
——孙武的军事情报思想
任文贵
孙武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以世人皆知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核心的论点,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情报的重要性,鲜明准确地指出了掌握敌我双方情报与战争胜负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一般来讲,人们在研究《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情报内容时,大多重视《用间篇》中的有关间谍使用的论述,其实它的情报思想贯穿于全书。《孙子兵法》以《计篇》始,以《用间篇》终,全书频繁出现“知”字达79处,且每处都包含了掌握情报和运用情报的思想。书中指出的军事情报的基本规律、指导思想、实施原则以及获取和搜集情报的方法等问题,开创了完整的军事情报观,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军事情报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一、情报搜集思想
情报搜集思想在《孙子兵法》军事情报思想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孙子兵法》不仅从“知彼知己”的高度论述了情报对战争全局及作战行动的重要性,而且总结了获取、搜集情报的各种方法与途径。
强调情报搜集必须依靠人。孙武认为,兵凶战危,为确保战争的胜利,要求君主或将帅能够“先知”。“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看出,在情报的搜集和获取问题上充分反映了孙武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他坚决反对阴阳杂占、单纯依靠经验或观察天象的方法来获取情报,而要求通过情报人员的活动来获得有关情报。“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把人作为情报的唯一来源。其《用间篇》中所提及的五种用间方式均是依靠人去完成的,并列举了殷商和周朝的兴起都是由于伊挚和姜尚曾经当过间谍,搜集了大量的战略情报所致。孙武强调“能以上智为问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兵法》除了在《用间篇》中专门论述人的主体作用外,其余篇章中涉及“知”的内容无不把人作为行为主体,即凡诡道资于用间者皆有之,而且都作了具体而细致的描述。
强调要及早而准确地获取敌情。战争的突然性决定了情报搜集工作不能临渴掘井。要战事未发,情报先行。《军争篇》言及:“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九地篇》言及:“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就是说,要做到“上兵伐谋”的智战、巧战,必须清楚地察知敌方的战略意图。
强调情报搜集的内容要广泛全面。情报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情报搜集也必须广泛。《孙子兵法》首篇就充分表达了这个问题,强调要进行战争,必须“知”敌我双方及战场的客观条件,即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他认为“五事七计”和《谋攻篇》提及的“知胜”五个方面的情报缺一不可,必须全面掌握。《形篇》认为,首先要对敌我双方的经济、地理、人口、军事等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进行综合比较,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孙武还认为情报搜集要细致,哪怕是很小的问题也关系到一次作战行动的成败。如《用间篇》中讲到“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我问之必索知之”。又讲,进行火攻时要知道“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孙子兵法》强调,情报搜集不仅要搜集有关敌方的情报,对于我情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战争的胜负而言,我情和敌情同等重要。他所谓的五事七计并非仅针对敌方而言,对于我方也同样适用,因此他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情报还有重次急缓之别,突出重要情报,往往能使战争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如果能得知什么是敌军最为关键的有利条件,那么就可能做到“先夺其所爱”,使敌军听从我军的摆布。
强调情报搜集的手段要多样性。由于孙武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所限,情报的获取主要是由人去完成。孙武认为,要获得敌方重大而秘密的情报,必须使用间谍。《用间篇》言及:“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这也就是搜集情报的五种方法。而且用间最好是“五间俱起”,即通过多条途径同时搜集情报,使敌方“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除依靠用间来获取战略性的情报之外,具体作战行动时还需要实时的战场情报,这就要靠观察、佯动、欺骗、火力侦察等多种手段来搜集情报。从《行军篇》中孙武列举的30余种判知敌情报的方法可以看出,其对军事情报是何等重视。
二、情报识别和研判思想
《孙子兵法》充分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对搜集到的情报进行识别和研判,从而提出了情报分析系统方法。这是《孙子兵法》军事情报思想的核心。
《孙子兵法》强调,要通过“相敌”“动敌”“用间”等途径,“经之以五事”,对五大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并对七个因素进行全面比较,而“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达到情报真伪的目的。孙武充分意识到敌军会使用诡诈、欺骗等战术,所获情报中可能存在着错情、假情,因此要注意到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客观地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准确的情报。《行军篇》讲到,“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乌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又讲到:“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孙子兵法》还从敌军将士的行为上判断敌军的虚实强弱情况:“倚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缶瓦,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屡尝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凡此种种,可以看出,孙武透过纷繁复杂的战争现象,抓住关键因素,认识和揭示了军事行动的本质。这一成熟的情报研判过程标志着孙武真正掌握了朴素辩证法的精髓。《用间篇》言及:“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讲的就是识别情报真伪的问题。《计篇》言道:“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虽然是我方针对敌方而采取的“诡道”,但反过来,敌方也可能会用这些方法来对付我们。因此,一定要善于鉴别所获情报的真伪正误,避免情报识别的差错。做到“形人而不为人所形,致人而不致于人”。他还告诉我们进行情报识别,就是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加上战争经验的积累,在看似可能中发现不可能,从表面的正常中找出实质的不同寻常之处。孙武所言“五间俱起”实际上也是一种识别情报真伪的方法,即把通过各种独立而又不同途径搜集到的情报,综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
三、情报保密思想
情报保密思想同样是《孙子兵法》军事情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武认识到,全面细致、准确、及时地获知敌情固然重要,但保守我情在战争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我情的泄露则往往会给整个军事行动带来致命的危害。《军形篇》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就是说,先为我情不可知,以待敌情之可知;不可知在己,可知在敌。《九变篇》中言道:“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自战争之始庙算要保密,包括用间也要保密。在战争进程中,要做到攻时“藏于九地之下”,守时“动于九天之上”,达到无形、无声的境界,这样“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他认为“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这都说明要用好兵,打好仗,必须做好保密工作。
孙武强调,在战争准备阶段要对我方的军事行动严加保密,即“运兵计谋,为不可测”。在“政举之日”,要“夷关折符,无通其使”,防止情报泄漏。在军队内部,将帅要“静以幽”,对士兵要“能愚士卒之耳目,使民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民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军事行动发起之前,如果知道行动计划的人太多、太杂,必然会增加泄密的可能性,从而难以达到战争的突然性。
孙武强调,在战争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情报保密,使敌不知我“所胜之形”,真正做到“难知如阴”。防守时“敌不知其所攻”,进攻时“敌不知其所守”。《虚实篇》中讲到,“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孙武称之为:“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从而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敌人。
四、用间的思想
用间是战争角逐的重要方面和手段,是任何条件下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孙子兵法》十分重视用间问题,在《用间篇》中详尽论述了用间侦察的重要性,划分了间谍的种类、条件和使用原则,具体指明了任务和活动方式等,形成了系统的侦察理论。孙武认为“三军之事,事莫密于间”。相对于发动战争的“日费千金”而言,用间所需的“爵禄百金”微不足虑,决不能为此而不用间。君主或将帅应该不惜金钱,大胆用间,并且“无所不用间”。
孙武认为,君主或将帅对间者要亲抚、厚赏、仁结而义使。君主或将帅只有对他们亲抚、厚赏,才能使他们竭力为己服务。否则“若不亲抚,重以禄赏,则反为敌用,泄我情实”。君主或将帅对间者除亲抚、厚赏之外,还要对他们“仁结而义使”。
孙武认为,君主或将帅对于用间之事还要非常保密,《用间篇》明确指出,“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这一方面是要保守我方的军事秘密,令敌人毫无察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间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发觉泄密,就要当事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孙子兵法》强调,君主或将帅对待间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能正确识别出间者传回情报的真伪,识破已被敌方收买或利用的间者。“非圣不能用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所以间事的领导者要想得到准确可信的情报,必须确保情报来源的可靠性。这就要求领导得睿智聪颖、精细深算。一方面使用大智慧的人作间谍,另一方面自己加强判断,并应多种情报手段同时使用,做到“五间俱起”,相互验证。使用间谍还有一个反间谍的问题,孙武提出“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把他们作为我方的反间使用,然后由此来使用乡间、内间、死间和生间等。孙武在《作战篇》中提及,对俘获的兵车和士卒要“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武通过这种方法,将间谍与反间谍、情报与反情报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使间谍与反间谍工作“如环之无端”,紧密相联而又无穷无尽。
总而言之,《孙子兵法》的军事情报思想,既是其整体军事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全书之中,它占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对情报工作所作的理论概括,它所提出的方法论,以及由它集大成的理性情报思维,不仅对其后的军事著作起到了奠基作用,对当今的军事情报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孙子兵法》的军事情报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强调“知”的作用时,有绝对化的倾向;在用间问题的一些提法上,也有偏颇,如“愚士卒之耳目”等。这些都应批判地吸取。
当前,随着情报搜集手段和传递方式的变化,现代情报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愈演愈烈。各国军队都以先进的科技装备军事情报系统,致使侦察和处理手段高科技化,情报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军事情报的作用增强了。但战争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规律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