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韬--林战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使吾三军分为冲陈,便兵所处,弓弩为表,戟盾为里。斩除草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林战。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林多险阻,必置冲陈,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更战更息,各按其部。是谓林战之纪。”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率军深入敌国境内,遇到森林,与敌人各占森林一部分互相对峙。我想要防御就能稳固,进攻就能取胜,应该怎么做呢?”
大公答道:“将我军部署为冲阵,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方,弓弩布设在外层,戟盾布设在里层,斩除草木,广开道路,以便于我军战斗行动。高高悬挂旗帜,严格约束军队,不能让敌军了解我方情况,这就是所说的森林地作战。森林地作战的法则是:将我军使用矛戟等不同兵器的士兵,混合编组为战斗分队。森林中树木稀疏,就以骑兵辅助作战,把战车配置在前面,发现有利时就战斗,没有发现有利时就停止。森林中多是险阻地形,就必须部署为冲阵队形,以防备敌人攻击我军前后。全军迅速勇猛地进行战斗,这样敌人即使人数众多,也会被我击败逃遁。我军在战斗过程中要轮番作战,轮番休息,各部均按编组行动。这就是森林地作战的一般原则。”
豹韬--突战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军恐惧,为之奈何?”
太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旆,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敌兵长驱直入,侵占我土地,抢夺我牛马,敌人大军蜂涌而来,迫近我城下。我军士兵大为恐惧,民众被拘禁成为俘虏。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要做到防守稳固,只要进行战斗就能胜利,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像这类冒进突击的敌军,叫做突袭性的敌军。它的牛马一定缺乏饲料,它的士卒一定没有粮食,所以一直凶猛地向我军发动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应命令我驻扎在远方的其他部队,挑选精锐的士兵,迅猛地袭击敌人的后方,计算好会攻的时间,务必使其在夜色昏暗的时候与我会合,出其不意对敌实施内外夹击,然后全军迅速猛烈地同敌战斗。这样,就算敌人人数众多,敌将也可以被我俘虏。”
武王问:“如果敌军分为三、四部分,以一部向我发动进攻以侵占我方土地,以一部屯驻以掠夺我牛马财物,其主力部队尚未完全到达,而使一部兵力进逼我城下,以致我全军恐惧,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应仔细观察情况,在敌人尚未完全到达前就完善守备,严阵以待。在离城四里的地方构筑营垒,把金鼓旌旗都布设、张扬起来,并另派一队人马为伏兵。令我方营垒上的部队多集中强弩,每百步设置一个供部队出击的暗门,门前安放拒马等障碍物,战车、骑兵配置在营垒外侧,勇锐士兵隐蔽埋伏起来。敌人如果到来,可先派我轻装部队迎战,随即佯装不敌败退,并令我守军在城上竖立旗帜,敲击鼙鼓,充分做好防守准备。敌人因此将认为我方主力在防守城邑,其军必定进逼到我城下。这时我方应突然出动伏兵,或突击敌军中枢,或攻击敌人的外围。同时再令我全军迅猛出击,奋勇战斗,既攻击敌人的正面,又攻击敌人的后方。使敌人中勇猛的无法战斗,轻快的来不及逃跑。这种战法称为突战。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也可战胜他们,他们的将领也必定由于战败而逃走。”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豹韬--敌强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震寇。利以出战,不可以守。选吾材士强弩,车骑为之左右,疾击其前,急攻其后,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其卒必乱,其将必骇。”
武王曰:“敌人远遮我前,急攻我后,断我锐兵,绝我材士,吾内外不得相闻,三军扰乱,皆散而走,士卒无斗志,将吏无守心,为之奈何?”
太公曰:“明哉!王之问也。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锐冒将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里,微号相知,令之灭火,鼓音皆止,中外相应,期约皆当,三军疾战,敌必败云。”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结果正好遭遇敌人突袭,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而敌人又利用夜暗掩护前来攻击,有的攻击我左翼,有的攻击我右翼,使我军恐慌。我想进攻能够取得胜利,防御牢不可破,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样的敌人叫做震寇。对付这样的敌人,以出战为利,不适合防守。挑选勇武的士兵,以战车、骑兵为左右两翼,迅猛地攻击敌人正面,快速地攻击敌人侧后。既攻击敌人阵外,又攻击敌人阵内。这种情况下敌人士兵必然会乱作一团,敌人将帅必然惊恐骇惧,一定会被打败。”
武王又问:“敌人如果在远处阻截我的前方,并急速地攻击我军后方,遮断我精锐的部队,阻我应援的材士,使我前后方失去联系,以致全军扰乱,散乱逃走,士卒没有斗志,将官无心固守,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君王问的这个问题真是高明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明审号令,出动我军精锐,让每个人手持火炬,两人同击一鼓,这样就一定能探明敌人所在的位置,然后发起攻击,或攻击敌人的外部,或冲击敌人的内部。攻击的时候,部队都佩带暗号,以便互相识别,并扑灭火炬,停止击鼓,之后内外互相策应,各部按预先约定的计划行动。全军迅猛出击,英勇奋战,敌人必然失败灭亡。”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豹韬--敌武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
武王曰:“为之奈何?”
太公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右,常去前后三里,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如此则敌人扰乱,吾走者自止。”
武王曰:“敌人与我车骑相当,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整治精锐,吾陈不敢当,为之奈何?”
太公曰:“先我材士强弩,伏于左右,车骑坚阵而处,敌人过我伏兵,积弩射其左右,车骑锐兵疾击其军,或击其前,或击其后,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突然与敌人相遇,敌军人数众多而且勇猛凶狠,并以武冲大战车和骁勇的骑兵包围我左右两翼。我军将士震恐,纷纷逃跑,无法阻止。对此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处于这种困境的军队叫做败兵。善于用兵的人,可以反败为胜;不善于用兵的人,可能因此而败亡。”
武王又问:“面对这种局面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置?”
太公答道:“应该埋伏我的材士强弩,并把威力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配置在左右两翼,伏击地点一般放在距离我主力前后约三里的地方。敌人如果前来追击,就出动我的战车和骑兵,攻击敌人的左右两侧,这样,敌军就会陷于混乱,我逃跑的土卒就会自动停止逃跑。”
武王又问:“敌我双方的战车和骑兵相遇,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进攻的时候阵势整齐,士兵精锐。我军士兵与敌对阵战斗,却难以抵挡,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种情况下,应挑选我军的材士强弩,埋伏在左右两侧,并把战车和骑兵布成坚固的阵势进行防守。当敌人通过我军埋伏的地方时,就用密集的强弩射击敌人的左右两翼,并出动战车和骑兵以及勇锐十卒猛烈地攻击敌军,或攻击敌人的正面,或攻击敌人的侧后。这样,人数众多的敌人,也必定会被我打败。”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豹韬--鸟云山兵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磐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栖,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既以被山而处,必为鸟云之陈。鸟云之陈,阴阳皆备,或屯其阴,或屯其阳。处山之阳,备山之阴;处山之阴,备山之阳;处山之左,备山之右;处山之右,备山之左。其山敌所能陵者,兵备其表,衢道通谷,绝以武车。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行列已定,士卒已陈,法令已行,奇正已设,各置冲陈于山之表,便兵所处,乃分车骑为鸟云之陈,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擒。”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遇到高山巨石,山峰高耸,没有草木,四面受敌。我军士兵开始恐慌,迷惑慌乱。我要做到防守坚固无法攻破,进攻就能胜利,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把军队配置在山顶之上,就容易被敌人隔绝孤立;凡是把军队配置在山麓,就容易被敌人所围困囚禁。既然是山地作战,就一定要布成鸟云之阵。所谓鸟云之阵,就是对山南山北各个方面都要戒备。军队或者驻守在山的北面,或者驻守在山的南面。驻扎在山的南面时,要戒备山的北面。驻扎在山的北面时,要戒备山的南面。驻扎在山的左面时,要注意戒备山的右面。驻扎在山的右面时,要注意戒备山的左面。山上凡是敌人能攀登的地方,都要派兵守备。交通要道和能通行的各地,要用战车加以阻绝。高挂旗帜以便于联络。同时要谨饬整治全军上下,严阵以待,不要让敌人察知我军情况,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山城’。部队的行列已经排定,士卒也已经列阵。军中的法令已经颁行,奇正方略也已经确定。各部队都编成冲阵,配置在山上比较突出的高地上,部置时要考虑到便于军队作战的需要。然后再把战车和骑兵分布成鸟云之阵。这样,三军猛烈地同敌人作战,敌人既便人数众多,其将领也可被我军擒获。”
豹韬--鸟云泽兵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逾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吾居斥卤之地,四旁无邑,又无草木,三军无所掠取,牛马无所刍牧,为之奈何?”
太公曰:“三军无备,牛马无食,士卒无粮,如此者,索便诈敌而亟去之,设伏兵于后。”
武王曰:“敌不可得而诈,吾士卒迷惑,敌人越我前后,吾三军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求途之道,金玉为主,必因敌使,精微为宝。”
武王曰;“敌人知我伏兵,大军不肯济,别将分队以逾于水,吾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分为冲陈,便兵所处,须其毕出,发我伏兵,疾击其后,强弩两旁,射其左右。车骑分为鸟云之陈,备其前后,在三军疾战。敌人见我战合,其大军必济水而来,发我伏兵,疾击其后,车骑冲其左右,敌人虽众,其将可走。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冲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骑分为鸟云之陈,此用兵之奇也。所谓鸟云者,鸟散而云合,变化无穷者也。”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与敌军隔河对峙,敌人物资充足,兵力众多,我军物资匮乏,兵力寡少。我想渡河进攻,却无力前进;我想拖延时日,又缺少粮食。而且我军处于荒芜贫瘠的盐碱之地,附近既没有城邑也没有草木,没有地方可以掠夺物资,没有地方可以放养牛马,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军队没有战备,牛马没有饲料,士兵没有粮食,在此情况下,应当寻找机会,欺骗敌人,迅速向别处转移,并在后面设置埋伏以防敌人追击。”
武王又问:“如果敌人不上当,我军士兵迷惑恐惧,敌人进攻我军前后,我全军溃退败逃,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时寻求退路的方法,主要是用金银财宝引诱敌人前来掠夺,同时贿赂敌方使者。此事必须精密细致,不使敌人察觉最为重要。”
武王又问:“敌人已经侦查到我军设有埋伏,大军不肯渡河,另派一支小部队渡河向我军进攻,我全军震恐,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应部署为四武冲阵,配置在方便作战的地方,待敌军全部渡河后,出动我方伏兵,猛烈攻击敌人侧后,强弩从两旁射击敌人左右。同时把我战车和骑兵布列为鸟云之阵,戒备前后,使全军猛烈战斗。敌人发现我军与它的小部队交战,其大军必会渡河前来。这时就发动我的伏兵,猛烈攻击敌军侧后,并用战车和骑兵冲击敌军两翼,这样,敌军虽然人数众多,定会被打败,其将领也必然逃走。
大凡用兵,其基本原则是,当与敌对阵面临作战时,必须把军队布列为冲阵,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方,然后再把战车和骑兵布成鸟云之阵,这就是出奇制胜的方法。所谓鸟云,就是像鸟散云合那样,灵活机动,变化无穷。”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豹韬--少众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为之奈何?”
太公曰:“以少击众者,必以日之暮,伏于深草,要之隘路;以弱击强者,必得大国之与,邻国之助。”
武王曰:“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我无大国之与,又无邻国之助。为之奈何?”
太公曰:“妄张诈诱,以荧惑其将,迂其道,令过深草,远其路,令会日路,前行未渡水,后行未及舍,发我伏兵,疾击其左右,车骑扰乱其前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事大国之君,下邻国之士,厚其币,卑其辞,如此,则得大国之与,邻国之助矣。”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我想要以少击众,以弱击强,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要以少击众,就要利用日暮昏暗的时候,把军队埋伏在杂草丛生的地带,在险隘的道路上截击敌人。要以弱击强,必须有大国的支持,邻国的支援。”
武王又问:“如果我方没有深草地带可供设伏,又没有险隘道路可以利用,敌人大军到达时又不在日暮时分;我军也没有大国支持,也没有邻国的支援,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用虚张声势、引诱诈骗手段迷惑敌将,诱使敌人迂回前进,使其一定经过伏击地带;引诱敌人绕走远路,延误时间,使其正好在日暮之时同我交战。乘敌人先头部队尚未全部渡水,后续部队来不及宿营时,发动我伏击部队,迅速猛烈地攻击敌人的两翼,并令我战车和骑兵扰乱敌人的前后。这样,敌人虽然众多,也会被我打败。另外,恭敬事奉大国的君主,礼遇下交邻国的贤士,多送钱财,言辞谦逊,这样就能够得到大国的支持,邻国的援助了。”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豹韬--分险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相遇于险厄之中。吾左山而右水,敌右山而左水,与我分险相拒,吾欲与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之右,急备山左。险有大水,无舟楫者,以天潢济吾三军;已济者,亟广吾道,以便战所。以武冲为前后,列其强弩,令行陈皆固。衢道谷口,以武冲绝之。高置旌旗,是谓军城。
“凡险战之法,以武冲为前,大橹为卫;材士强驽,翼吾左右。三千人为屯,必置冲陈,便兵所处。左军以左,右军以右,中军以中,并攻而前。已战者还归屯所,更战更息,必胜乃已。”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与敌人在险阻狭隘的地带相遇。我军所处的地形是左依山丘右临水泽,敌军所处的地形是右依山左临水,而敌军右傍山丘左临水泽,敌我双方各据险要,相互对峙。这种情况下我方想能够稳固防守,进攻就胜利,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当我军部队占领山的左侧时,应迅速戒备山的右侧;占领了山的右侧时,应迅速戒备山的左侧。险要地区的大江大河,如果没有船只,就应用天潢等浮渡器材渡过我军。已经过河的部队,要迅速开辟道路,抢占有利地形,以便主力跟进。要用武冲战车掩护我军的前后,布列强弩,使我军行列和阵形稳固。对于交通要道和山谷的谷口,要用武冲战车加以阻绝,并高挂旌旗,这样就构成了一座用战车连接起来的车城。
大凡险要地带作战的方法是,把武冲战车配置在前,以大盾牌为防护,用材士强弩保障我左右两翼。每三千人为一屯,编成进攻性的阵形,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形上。战斗时,左军用于左翼,右军用于右翼,中军用于中央,三军并肩攻击,向前推进。战斗的部队回到原驻地休整,未战斗过的部队依次投入战斗。轮番作战,轮番休息,一直到取得胜利为止。”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犬韬--分兵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布陈,立表辕门,清道而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率领军队出征,三军分别驻扎在几个地方,主将要按期集结军队会同作战,明定赏罚制度,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但凡用兵的法则,由于三军人数众多,必定有分合的变动。率军大将事先确定战斗的地点,作战的时间,然后下达文书给部下各将领,约定进攻包围的城邑,各自会聚在一定的地方,明确地告知战斗的日期,军队到达的时间。然后,大将设立营帐,布陈阵式,在辕门竖立木杆,观日影记时,清理道路,等待各将吏的到来。各将吏到来的,核定到来的先后,在约定时间之前到来的,给以奖赏,在约定时间之后到来的,斩首。采用这样的措施,不论远近就会赶来集合,三军都到了,共同努力,会同作战。”
犬韬--武锋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
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
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
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的重要原则,就是必须有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能够冲锋陷阵的精锐部队,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就发动攻击。那么,什么样的时机才能发起攻击呢?”
太公答道:“要攻击敌人,应当仔细周密地察明敌方的十四种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一定会被打败。”
武王问:“可以给我说说是哪十四种情况吗?”
太公答道:“敌人刚刚集结,立足未稳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人马没有进食正饥饿时可以发起攻击,季节天气对敌人不利时可以发起攻击,地形对敌人不利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仓促奔走赶路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毫无戒备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疲劳倦怠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将领离开士卒而无指挥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长途跋涉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渡河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忙乱不堪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通过险阻隘路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行列散乱不整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军心不稳时可以发起攻击。”
犬韬--练士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选编士卒的方法应是什么呢?”
太公答道:“把军队中勇气超人、不怕死伤的人编为一队,叫冒刃之士;把锐气旺盛、强壮凶猛的人,编为一队,叫陷阵之士;把体态奇异,善用长剑,步履稳健、动作整齐的,编为一队,叫勇锐之士;把臂力过人能拉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人敌阵捣毁敌人金鼓、撕折敌人旗帜的人,编为一队,叫勇力之士;把能翻越高山,行走远路、轻足善走的人,编为一队,叫寇兵之士;把曾经是贵族大臣而已失势而想重建功勋的人,编为一队,叫死斗之士;把阵亡将帅的子弟,急于为自己父兄报仇的人,编为一队,叫敢死之士;把曾入赘为婿和当过敌人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人,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把因自己贫穷而愤怒不满,要求立功受赏而达到富足心愿的人,编为一队,叫必死之士;把免罪刑徒,要掩盖自己耻辱的人,编为一队,叫幸用之士;把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人,编为一队,叫待命之士。这就是选编士卒的方法,不能不仔细考察。”
犬韬--教战
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人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工问太公说:“集合全军部队,要使士卒娴熟战斗技能,其训练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答道:“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呜金摺鼓来指挥进退。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将帅必须先明确地告知士兵应该怎样操练,并且反复申明讲解清楚,然后教习操练战斗动作以及根据旗帜指挥信号的变化而采用相应行动的方法。所以,在训练军队的时候,要先进行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完成后,再十人合练;十人练习成功,再百人合练;百人练习成功,再千人练习战法;千人练习成功,再万人练习战法;万人练习成功,再全军合练;全军练习成功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无敌于天下。”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犬韬--均兵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陈,要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故车骑不敌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三军之众成陈而相当,则易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八十人,八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一车当十骑,十骑当一车。险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四人,四人当一骑;一车当六骑,六骑当一车。夫车骑者,军之武兵也,十乘败千人,百乘败万人;十骑走百人,百骑走千人,此其大数也。”
武王曰:“车骑之吏数与陈法奈何?”
太公曰:“置车之吏数: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百车一将。易战之法,五车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险战之法:车必循道,十车为聚,二十车为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队间三十六步;五车一长,纵横相去二里,各返故道。置骑之吏数: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易战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队间五十步。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用战车同敌军的步兵作战,一辆战车能抵挡敌军的几名步兵?敌人的几名步兵能抵挡一辆战车?用骑兵同步兵作战,一名骑兵能抵挡敌军的几名步兵?敌军的几名步兵能抵抗一名骑兵?用战车同骑兵作战,一辆战车能抵挡几名骑兵?几名骑兵能抵挡一辆战车?”
太公回答道:“战车,是军队的羽翼,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用来攻陷坚固的阵地,拦截强敌,堵住败北逃跑的敌人的;骑兵是军队的眼睛,可以用来侦察警戒,用来追击逃跑的敌军,切断敌人粮道和袭击散乱流窜的敌军。所以战车和骑兵的运用不恰当,在战斗中一名骑兵还连一名步兵都不能抵挡。全军布列成阵,车、骑、步兵配合得当,那么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可以抵挡步兵八十人,八十名步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一名骑兵可以抵挡步兵八人,八名步兵可以抵挡一名骑兵。一辆战车可以抵挡骑兵十人,十名骑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可以抵挡步兵四十人,四十名步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一名骑兵可以抵挡步兵四人,四名步兵可以抵挡骑兵一人。一辆战车可以抵挡骑兵六人,六名骑兵可以抵挡战车一辆。战车和骑兵,是军队中最具有威力的战斗力量,十辆故车可以击败敌人千名,百辆战车可以击败敌人万名。十名骑兵可以击败敌人百名,百名骑兵可以击败敌人千名,这些都是大概的数字。”
武王又问:“战车和骑兵的军官数量怎么配置,阵法怎么布列呢?”
太公答道:“配置战车的军官数量为:五辆战车设置一长,十辆战车设置一吏,五十辆战车设置一率,百辆战车,设置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辆战车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四十步,每辆左右间隔为十步,每队问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六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战车必须沿着道路前进,十辆战车为一聚,二十辆战车为一屯。车与车前后距离二十步,左右间隔六步。队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三十六步,五辆战车设一长,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二里,战车撤出战斗后仍内原路返回。骑兵应配备的军官数量是,五名骑兵设一长,十名骑兵设一吏,百名骑兵设一率,二百名骑兵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骑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二十步,每骑左右间隔四步,队与队之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为五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每列前后相距十步,左右间隔二步,队间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二十五步。三十名骑兵为一屯,六十名骑兵为一辈,每十名骑兵设一吏,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为百步,来回往复,按原路巡视。”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犬韬--武车士
武王问太公曰:“选车士奈何?”
太公曰:“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缚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选拔战车上的武士的方法是什么呢?”
太公答道:“选拔战车上的武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跑起来能追得上奔跑的马,能在奔跑中跳上战车;并能在战车上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应战,能执掌旌旗,力能拉开八石的强弓,能娴熟地向前后左右的敌人射箭的人。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战车武士,对他们一定给予优厚待遇。”
犬韬--武骑士
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
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选拔骑士应该用什么办法呢?”
太公答道:“选拔骑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身强力壮,行动敏捷迅速超过常人;能骑马奔驰,在马上拉弓射箭,能灵活地应战前后左右之敌,进退自如;能策马越过沟堑,攀登丘陵,冲过险阻,横渡大水,追击强敌,扰乱众多敌军的人。这种人称为武骑士,不可不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
犬韬--战车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圯下渐泽,黑土粘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环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故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
武王曰;“八胜之地奈何?”
太公曰:“敌之前后,行陈未定,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陈不坚固,士卒前后相离,即陷之。前往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三军卒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战车应该怎么作战呢?”
太公答道:“步兵作战贵在掌握战场时机变化,战车作战贵在掌握地形,骑兵作战贵在熟悉别道捷径。车、步、骑都是作战部队,只是作用不一样。战车作战有十种死地,也有八种有利的情况。”
武王又问:“十种死地是哪些?”
太公答道:“能够前进不能退回的,就是战车的死地;逾越险阻、长途追逐敌人的,就是战车的竭地;前面平坦易行,后面险阻难通的,就是战车的困地;困于险阻中难以出来的,就是战车的绝地;坍毁低下浸水池沼、黏土难行的,是车战的劳地;左面险阻右面平坦易行,还要向上爬坡的,就是战车的逆地;杂草丛生,还要渡过深水的,就是战车的拂地;战车数量少,战场地势平坦,战车与步兵又配合不当的,就是战车的败地;后面有沟渠,左面有深水,右面有高坡,就是战车的坏地;连日大雨不停,道路毁坏,无法前进后退,就是战车的陷地。这十种地形都是战车的死地。所以愚蠢的将领由于不了解这十种死地的危害而被俘虏,聪明的将领由于能避开这十种死地而取得胜利。”
武王又问:“八种有利的情况是哪些?”
太公答道:“敌人的前后行阵尚未布定,就出动战车趁机攻破它;敌人旌旗纷乱,人马调动频繁,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方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杂乱无章,出动战车就能攻破它;敌人前进时犹疑不决,后退又感到恐惧,进退间,举棋不定,出动战车就能攻破它;敌人全军突然惊乱,挤成一团,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在平坦地形上与我交战,至日暮时还未结束战斗,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长途行军,至大黑才宿营,三军恐惧不安,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这八种情况都对战车作战有利。将帅知道了上述战车作战的十种死地和八种有利情况,即使敌人把我四面包围,用千乘万骑向我正面进攻,两侧突击,我也能每战心胜。”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犬韬--战骑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阵必乱;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武王曰:“九败奈何?”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人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深谷,翳藏林木,此骑之竭地。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还,此骑之困地也。汙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陷败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骑兵作战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太公答道:“骑兵作战有‘十胜’、‘九败’。”
武王又问:“‘十胜’是哪些内容呢?”
太公答道:“敌人刚到,行列阵势还没有布定,前后不相衔结,立即用骑兵击破敌先头骑兵部队,夹击敌人左右两侧,敌人定会败逃;敌人行列阵势整齐坚固,士气高涨,我骑兵应该拖住敌人,时而奔驰过去,时而奔驰回来,快如疾风,猛烈如雷,从白天战至黄昏,常常变更旌旗、服装,让敌人觉得惊恐万分,这样就能够打败敌人;敌人行阵不坚固,士气低迷,士兵缺乏斗志,就用骑兵进逼敌人的前后方,袭击其左右两侧,夹击其两翼,敌人必定感到恐慌;敌人黄昏时想收兵回营,军心恐惧,我方就用骑兵夹击其两翼,急速袭击其后尾,逼近其营垒的出入口,阻止其进入营垒,敌人必然失败;敌人没有险阻可依凭,行阵不坚固,那么,我方骑士长驱直人,断绝敌人的粮道,敌人必定饥饿;战场地势平坦无险,毫无隐蔽,四面都可以见到敌兵,那么我方车骑联合进攻,敌人必乱;敌人奔跳,士卒散乱,那么我方骑兵或者从侧翼攻击,或者从前后袭击,敌军将帅就可生擒;敌人日暮返回营垒,部队众多,队形一定混乱,就令我骑兵十人为一队,百人为一屯,战车五辆为一聚,十辆为一群,多插旗帜,配备强弩,或冲击其两翼,或断绝其前后,敌人将帅就可以被俘虏。上述这些,就是骑兵作战十种取胜的战机。”
武王又问:“‘九败’是哪些内容呢?”
太公答道:“凡是用骑兵攻击敌人而不能攻破敌阵,敌人假装逃跳,却以兵车骑兵返回袭击我军后方,这是骑战的败地;追击败逃之敌,越过险阻,长驱深入而不停止,敌人埋伏在我左右两旁,又断绝我的后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围地;前进后不能退回,进入后不能出来,这叫做陷入天井之内,困于地穴之中,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死地;前进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弱击强,以少击多,这就是骑兵的没地。大涧深谷,林木茂盛,活动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竭地;左右两边有水,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我军在两水之间同敌作战,敌人内守山险,外居水要,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艰地;敌人断我后方粮道,我军只能前进而没有退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困地;低洼泥泞,沼泽遍布,进退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患地;左有深沟,右有坑坎,高低不平,看似平地,进退都会招致敌人袭击,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陷地。这九项,就是骑战的死地。这些正是高明的将帅远避的,也正是愚蠢将帅所以失败的原因。”
犬韬--战步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与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的方法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太公回答道:“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必须依托丘陵、险阻的地形列阵,把长兵器和强弩配置在前面,把短兵器和弱弩配置在后面,轮番战斗,更替休整。敌人战车和骑兵大量到达时,我方就布下坚固阵式,快速出击,并使材士强弩戒备后方。”
武王又问:“如果我方军队既没有丘陵又没有险阻可以依托,进攻的敌人又多又猛,采用战车骑兵夹击我两翼,突击我前后方,致使我全军恐惧,溃败奔逃,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命令我方士卒制作行马、木蒺藜等阻障器材,集中牛马,编成队伍,结成‘四武冲阵’。远远看到敌方战车骑士将要到来,遍置蒺藜,四周挖掘壕堑,宽深各五尺,名叫‘命笼’。让人牵着马匹进退,把战车组接成营垒,推动它们就前后移动,停止下来,就成为营寨,安排精兵猛将强弩,警戒在左右。然后命令全军,冲锋陷阵不可以懈怠,这样就不会战败。”
武王说:“说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