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发生在淮南市寿县境内东淝河上。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前秦主苻坚于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强征各族人民,组成90万大军,号称百万,长驱南侵,欲问鼎江南,踏平东晋。晋相谢安,派出以谢玄、谢石为首的8万军队在淮南迎战。符坚派在襄阳俘获的晋将朱序前往劝降,朱序心向晋室,借机将军情密告谢玄,并建议趁秦军兵力尚未集中,迅速挫其前锋。谢玄采纳其计,于是派刘牢之率精兵5千渡过洛涧,一战斩秦军将领10人,秦兵万余被歼,首战告捷,晋军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并进。
谢玄将晋军推进至淝水,秦军隔水为阵。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坚,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于是苻坚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苻融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形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崩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秦兵战死及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这就是后世熟知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
此战,苻坚被流矢射中,单骑遁还淮北,狼狈不堪,前秦军队仅剩10余万。谢玄乘胜攻进洛阳、彭城,收复大片失地。从此,前秦分崩离析,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东晋抗衡。淝水之战,以少胜多而闻名于世。
淝水之战其著名不仅体现在东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上。更重要的是它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占有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边上。
寿县简介
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砖壁石基,城开四门,各有瓮城,既拥有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具备防水防洪功能。至今仍保持着明清两朝风格。古城墙不仅是中国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防体系。
寿县城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而四门的瓮城也依然保存。寿县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时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城墙”项目。
南城门(通淝)
东城门(宾阳)
城墙上漫步
西城门(定湖)
北城门(靖淮)
北城门外
八公山观景塔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或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