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千问(身世篇)
三、成长环境
一个人从小所处的环境,对其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蒙古族的牧民,从小就跟随父母骑马放牧,长大之后,其骑马技术自然会比普通人高超得多,这就是环境造就人的道理。人们常说,战争造就英雄,战争锻炼人民,战争也是一种环境。总之,从时间上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环境;从空间上说,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环境,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环境,一个家庭也有一个家庭的环境等等,这些环境都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不无道理。当然,也有一母同胞、一师同窗而分道扬镳的,只是例外。孙武生长在齐国,必然深受齐国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兵学文化是齐国的主流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孙武的祖、父和族人,又任过齐国的大夫、卿和将军(司马)。显然,他从小是在兵学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中长大的。教的是兵学文化,学的是兵学文化,从家庭到国家所处的环境,大多是兵学文化。所以,家学渊源,才使孙武走上兵学之路,破天荒地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12.孙武成长于什么时期?
孙武生于齐国贵族之家,长于乐安桑梓之地,在此完成了《孙子兵法》巨著,是可信的。
公元前512年(齐景公三十六年、吴王阖闾三年),孙武由齐国奔往吴国,向吴王阖闾晋献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后,被吴王任命为将军即大夫。先秦时期用人为仕,在年龄上有要求,《礼记·曲礼》上说:“四十曰强,而仕。”吕氏注曰:“古者,四十始命之仕。方可用则使之仕,德成乃命为大夫也。”由此推之,孙武当生于公元前552年(按其虚岁计)左右。孔子乃生于公元前551年,孙子仅比孔子长一岁。这与有的书籍中所记“孙子与孔子同时”相吻合。
孙武在未奔吴为将之前,也就是说他在齐国生活的40年里,是其成长(无论是生活阅历,还是兵学思想的发展)的关键时期。孔子说过,一个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这个年龄段和学术成就上,正是孙武兵学思想的成熟期。
自从公元前523年,孙武的祖父孙书固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后,孙武已步入“而立”之年。直到他奔吴前夜的10年间,其兵学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立”之前的孙武,对于古代战争的认识,处在搜集资料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以聚之”的阶段;而从“而立”到“不惑”之间,则是孙武兵学思想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和升华——“问以辨之”即创立新的军事理论体系的时期。
《孙子兵法》十三篇,仅短短六千言,就囊括了历史战争的方方面面,并揭示出战争的规律。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博大而精深。如此巨著,绝非一朝一夕完成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素材积累,才能从中提炼和概括出精辟的理论。
孙武的成长与其学术生涯是同步的,可说是“大器晚成”。这在历史上类似的人物也不为鲜见,“庾(yǔ)信文章晚乃善”。
13.孙武主要活动于什么时代?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孙武奔吴向吴王阖闾晋献《孙子兵法》,被吴王任命为将军。从此,便参与其吴王执政的社会、军事活动。《史记》和《吴越春秋》所载孙武在吴国活动,时间相同。
首先,孙武回答了吴王对晋国形势的提问。吴王问孙子:“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谁先亡,谁固成。”孙武在最后的回答是:“赵氏制田,以一百二十步为田宛,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公无税。晋国归赵氏。”吴王称:“善。王者之道,厚爱其民也。”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汗简中有《吴问》篇,在孙武教练妇人演兵之前。
其次,以吴王宫女演练兵法。宫女在演练中掩口而哈笑,孙武对她们三令五申,反复讲明纪律,并按军法处斩了担任队长的两名爱姬。严明军纪,以儆效尤。最后把宫女训练得听从指挥,动作整齐,按规矩而做,虽赴汤火,也在所不辞。孙武演练宫女,其意义深广,不仅对整个吴国军队起到警示作用,而且孙武的名声、威严也远扬。
再次,知彼知己,分阶段伐楚。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以孙武为将,与楚国师旅会战与舒(今安徽庐江西南),杀吴将二公子盖馀、烛佣,拔舒,首战告捷。吴王又欲摧吴师入郢(yǐng),伍子胥、孙武说:“民劳,未可,且待之。”
前511年(吴王阖闾四年)秋,吴王使孙武、伍子胥、伯嚭率兵伐楚,拔六(今安徽六安县北)和潜(今安徽霍山县南)。
前509年(吴王阖闾六年),使孙武、伍子胥围楚师于豫章(当在汗水以东,长江以北),大破楚师,并获楚公子繁以归,为人质。
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王对伍子胥、孙武说:“开始你们说郢不可入,今果何如?”二将军说,“可借胜利之威去攻郢,但这不是常胜之道。只有先得到唐、蔡二国的支持才能成功。”10月进行了吴楚柏举(今湖北麻城县东)大战。楚师败走,吴军追之,追歼楚师于雍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之澨水)。如此五战五胜,入郢(楚国都)。
伐楚胜利后,孙武便销声匿迹了。后人在讲述孙武的下落时,有的说他“隐居”了。史籍中概不提及。只有《越绝书》称:“吴县巫门外大冢(zhǒng),吴王客孙武冢也,去县十里。”总而言之,前512-前506年,这7年是孙武在吴国主要活动的辉煌时期。
14.孙武所处时代的教育制度是怎样的?
孙武所处的春秋时代,教育管理制度层次分明,各级都有人专门教授,并有各级行政长官分别对其所辖地方的政令教治负责。《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同遂)有序,国有学”。并且“帝王有辟雍,诸侯有泮宫。”这些设置都是各级、各层教育、教学的地方。
“家有塾”即家塾,周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闾有巷,巷门首设立家塾,用以教授居民子弟。乍看起来,春秋时代的教育制度齐备,人人都能受教育,多好啊!其实,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准上学的,只能祖祖辈辈当奴隶。只有贵族之家的子弟才能读书。因此,这个“家”,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家”,老百姓也不敢称“家”。《周礼·夏官·序官》中说得很明白:“家司马各使其臣。”注:“家,卿大夫采地。”所以,有采地食邑的卿大夫才能够称“家”。不但有家,还有家臣。其职务有宰、司徒、司马等,也有家君、家相、家士等不同的分工,掌管其“家务”。卿大夫延师在家中教授子弟,以区别公家在巷门首设立的“家有塾”,成为贵族之家名副其实的私立“家塾”。
孙武的祖父孙书是齐国大夫,父亲孙凭是齐卿,又有乐安之食采地。显然,孙武是在家中延师受教的。当然,聘来的老师也是贵族出身。为培养贵族的苗子,教授子弟必须要严格。良好的“家教”是其成才的基础。
“党有庠(xiang),術有序,国有学”。党、術、国都是周代的行政区划,五百家为党,党的长官叫党正,掌管党辖区域的政令教治。術同“遂”,遂在远郊之外。国为诸侯国。庠、序、学为大夫子弟上学的各级教学场所。另外“帝王有辟雍,诸侯有泮宫”,是周代的最高学宫。《礼记·明堂位》中有“周学有泮宫之说”。
各级学宫对择师不可不慎。其条件是“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子”(《礼记·学记》)
对学生的最高要求是:善学、善问、善待问和会比类如用五声、无色作比喻等。在道德品行上要做到“大德不官”(《礼记·学记》)。
孙武的学习是很优秀的,是个高材生。从其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可以看出,善学、善问、善答,有与吴王问答的记载;善于运用比喻去说明问题,在《孙子兵法》中更是不胜枚举,如“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任势者,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等等,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品行上,孙武佐吴王伐楚胜利,功大而不受封爵。“大德不官”,完善自我。难怪后人称孙武为兵师、兵圣,用宋代朱熹《近思录》中引程颐的话说:“修养之所以引年,……皆功夫到这里,则有此应”。
15.孙武从小受过什么样的教育?
应该说,孙武从小受过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在学业上,他不仅受过严格的“家塾”以至庠、序、国学的“正规”教育,而且对于天文、地理、数学、军事历史、将帅修养等各方面的知识都造诣颇深。一个人若不是经过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教育,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要著成天下第一的兵书,是难以想象的。知识是积累的,而不是天生的。著成《孙子兵法》,是各种知识教育的综合体现,而不是“急就章”。
《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篇幅不长,字数不多,但包涵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显然,孙武从小受齐文化的教育、熏陶和影响乃是第一位的。
齐文化的特点是尚武。从姜太公封齐开始,“其事多兵权与奇计”。后人言兵,皆“宗太公为本谋”。经过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利兴国的齐国传统兵学文化。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孙子兵法》开宗明义第一篇的第一句话。他的本源乃是姜太公《六韬·龙韬》之《论将》篇中“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中的文字,有许多都能在姜太公《六韬》里找到出处。如“以疾雷不及掩耳,电不及瞑目”(《龙韬·军势》),“疾如流矢,如发机” (《龙韬·奇兵》),“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 (《龙韬·五音》)“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虎韬·垒虚》)等等,皆在《孙子兵法》有所提炼、概括和升华。
管仲佐桓公为政,制订了军民一体的定居制度,“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国语·齐语》)这种体制,使齐人祖祖辈辈的生活犹在“兵营”之中,直接接受齐国兵学文化的教育传承着齐国兵学文化。
幸运的孙武,在齐地上降临,成长,从小受到齐国兵学文化的教育,当在情理之中。相传,孙武还创有《孙子算经》传世,可见他从小受教的数学基础,也是牢固的。
16.孙武的家庭和族人环境对其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孙武所处的家庭和族人环境,与其他贵族子弟是不一样的。孙武既是孙氏的传人,又是其祖先田氏的“同门异户”之裔。双重“门阀”的环境,使孙武的心理成长经历了错综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孙武“而立之年”学有成就之后,族人的遭遇——从“座上客”到罢黜官职,气疾致死,使其心理一波三折,成为奔吴的原因之一。
其一,孙氏家庭的建立和兴盛,对孙武的成长和发展,用现在最为时髦的话说,叫做很“给力”。
公元前523年,孙武的祖父田书是齐国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孙武的父亲孙凭,也是齐卿。孙武成长在这样的贵族家庭环境之中,潜心地著兵法,以传承齐国的兵学文化,自然是心旷神怡,心志弥坚。并通过其家庭环境,有条件接触和参阅齐国收集的各种军事文献和有关历史战争的记录资料,也有条件聆听齐国将卿、士大夫们论政论兵的声音,为撰写《孙子兵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二,族人田穰苴被齐景公任命为将军,尊为大司马。他身先士卒,治军有方,军法严明,威震诸侯。将领兵经验和知识,言传身教给族人孙武。或许田穰苴就是孙武的高级军事教练和传授兵学文化的第一位导师,也是有案可稽的。例如,孙武在吴国训练宫女时,严明军纪,处斩了两名爱姬。显然,这是从田穰苴为严明军法,处斩庄贾一事学来的,并声明“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可说是一脉相承,贯彻军法不走样。
在《孙子兵法 》中,借鉴论兵之言最多的是其族人、司马田穰苴的《司马法》。如“上谋不斗”“兵者诡道,故能而示之不能”“善守着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始如处女”“围其三面,阙其一面”“穷寇勿追,归众勿迫”“新气胜旧气、“火攻有五”等《司马法》佚文,在《孙子兵法》中得到全面传承和发展,其影响之深显而易见。
其三,正当孙武为齐国发展兵学文化的时候,齐景公偏听偏信鲍氏、高氏、国氏三族人的谗言和诬害,罢黜田穰苴的司马之职,使其发疾而死。这起事件,对孙武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孙武由此也看清了齐景公的服腐庸和“四族之乱”的实质,使其在齐国发展的“抱负”化为泡影,奔吴展露才华则是其不得已的选择。
17、齐国的社会环境对孙武的兵学成就有何影响?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军事知识越来越丰富,有许多关于军事的资料积累下来。尤其齐国的体制,开始是文武不分、军政不分,带兵的将帅,就是平时的卿大夫。自从田穰苴任职大司马后,成为专门的职业军人。军事问题则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孙子兵法》顺历史演变,应运而生,比较全面地看待战争在社会诸现象中的地位。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时期,兼并战争十分激烈。当时许多诸侯国家都讲富国强兵的政令,以征伐和吞并他国,甚至结盟诸侯,实现统一。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政治主张,在军事上成为兼并战争的理论基础。在当时,这种主张和要求,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息息相关,得到孙武为代表的兵家的拥护和执行。《孙子兵法》的显著特点,就是从社会的观点来对待战争,而不拘泥于纯军事观点。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用兵是为解决政治问题。最好是不必以单纯打仗去解决问题。这是孙武最为高超的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从战略的高度去破解战争之谜:“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武从社会坏境中认识到,战争不是孤立的,而是跟社会中其他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因此,孙武指出,要取得战争胜利,需要五个先决条件(五事):首先是统治者必须使人们与他的意志一致(令民与上同意);其次是有利的天时,其次是有利的地形,其次是有好的指挥官,其次是有严格的军法(纪律)。这五条内容包括很广,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环境,都与战争的胜负有关系。但其中政治上的“令民与上同意”的条件,占首要地位。
任何时代的思想学说,总是以那个时代的经济为基础,并服务于那个时代的政治。齐国先于他国使用铁制农具,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又依傍渔盐之利的优势,经济在思想文化上,有学术繁荣和开放的环境。这一切,对孙武兵学成就的影响,则是必然的。
18.孙膑为什么说《孙子兵法》“明之吴越,言之于齐”?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中,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等许多佚文残简。其中第0455号残简记有“明之吴越,言之与齐”,曰智(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与天地的文字。这枚汉简文字是专门针对孙武及其所著《孙子兵法》而言,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只有齐人孙武到吴国去,并向吴王阖闾晋献过兵法十三篇。
《孙子兵法》即“孙氏之道”五千言,“明之吴越,言之与齐”,澄清了一个历史误区。东汉时期的赵晔在著《吴越春秋》中,误认“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善为兵法,避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而不是吴国人。公元前512年,孙武由齐国奔吴,在吴国行人伍子胥的引荐下,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被吴王任命为客卿将军。《孙子兵法》“明之吴越,言之与齐”,就是说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为契机而在吴越大地彰明之于世的《孙子兵法》,其六千之言是在齐国初步撰成的即基本成书于齐鲁大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目。虽然说《吴越春秋》是一部半文学性的著作,可以塑造人物。但是在史实方面也得“泾渭分明”,文学艺术归文学艺术,史实归史实。只有这样,才能公允地去评判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孙子兵法》即“孙氏之道”是“明之吴越,言之与齐”:对于“明之吴越”,人们不难理解。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所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孙武在吴国并以《孙子兵法》为指导去练兵(小试宫女),去参与伐楚。还在《孙子兵法》中表明“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九地篇》)。“孙氏之道”在对楚对越的关系上,分别制定了“一战一和”之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对楚进行攻伐,直至入郢;对越则进行团结,“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敌虽众,可使无斗”(《虚实篇》)。如此言行,自然会“明之吴越”。
对于“言之于齐”,人们也不难理解。简言之,孙武在齐国研究兵学,借鉴齐国军事名人姜太公、管仲、司马田穰苴等论兵之言。人们将其著作一比较,就知道了。《孙子兵法》的创新在于将其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使其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在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一书中亦说:“广义的《孙子兵法》还是成书于齐国,带有齐特点,属于齐系统”,一语破的。
19.孙武之前的齐国历史人物对其有何影响?
自姜太公封齐开始,历经桓(公)、景(公)之治,任用管仲、晏婴为相,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得以较大的发展。泱泱大国,人才辈出。仅就与孙武的兵学文化有关的历史人物来说,就有姜太公、管仲、晏婴、孙书、田穰苴等。这些先哲人物对孙武的兵学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
《孙子·计篇》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为将帅“五德”之首。孙武之前的、其智慧和谋略有过人之处的历史人物,必然为孙武所崇、所学。姜太公、管仲、晏婴、孙书、田穰苴等人,各有所长。从各自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时期,都发挥其不同的“智囊”作用和精忠为国的志向。
姜太公在渭水垂钓,被周文王访贤发现,拜为丞相。后助周武王伐纣,终于完成兴周大业,成为一代帝师,受封于齐。“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姜太公是齐国兵学文化的开创者,自然受到孙武的推崇。他在《孙子兵法》中写道:“周之兴也,吕牙(即姜太公)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即情报工作)者,必成大功”。可见姜太公对孙武影响之深,非同凡响。
管仲被齐桓公尊敬“仲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建乡立邑为军事编制;确立选拔人才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用力发展盐铁业,铸造和管理货币,通工商之业,使其国力大增。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尤其是管仲实施的军政合一的体制,“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计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攻篇》)以及“趋利避害”“以人为本”的思想等,为孙武的兵学观奠定的物质基础。
晏婴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他思想敏锐,有很强的洞察力、分辨力、口才亦好,善于外交。“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不则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篇》)这样的外交高手,为上智之人。“言智必及事”(《国语·周下》),能处理各种事物与情况。智者为大师。就连孔子对晏婴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孙子兵法》讲智慧,讲外交,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晏婴是最为理想的代表人物。
孙书是孙武的祖父,齐国大夫。在伐莒战争中,知彼知己,里应外合,以奇取胜。攻下纪鄣城后,受到齐景公的赐封。这是孙武家族的荣光,为《孙子兵法》即孙氏之道昭示后世,增色添彩。读其书要知其人、论其世,言有尽而意无穷。
田穰苴任齐国司马,身先士卒,治军有方,纪律严明“五德”兼备。又是孙武的族人(未赐孙姓之前,孙武的族人都姓田),田完的后裔。后人整理《司马法》传世,(内容见徐勇先生主编的《先秦兵书佚文辑解》之《司马法》佚文,)为孙武著《孙子兵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赵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