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千问(身世篇)
六、佐吴伐楚
孙武通过伍子胥把《孙子兵法》献给吴王阖庐,不是事情的结束,而是开始;《孙子兵法》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理论文章;它是要拿到最严酷的战争实践中检验的真理。吴王阖庐因《孙子兵法》把孙武召入吴宫后,孙武不但经受了吴宫教战那样的与吴王阖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更要在战场上与称霸百年的强楚进行硬碰硬的较量。孙武能指导实力根本与楚国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吴国抗击楚国的东侵吗?孙武借唐、蔡之助,击败令北方霸主晋国等十八国联军望而生畏的楚国,五战及郢,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孙武佐吴伐楚,在战场上实际运用《孙子兵法》曾指导过那些精彩的战争?这也许是过去所不知道和想象不到的。
37.孙武在吴国担任过何种职务?
孙武在吴国任将军,但并不领兵,主要是参与对战争的谋划和决策,春秋称为“谋主”,后世叫做“军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吴太伯世家》说:“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银雀山出土汉简《见吴王》中有:“……将军口布谷不敢不口……”的话,是吴王阖庐称孙武为将军。据此,可以认定孙武在吴国担任过将军职务。
春秋时期大国三军,象鲁国只有二军,各国军队都由卿带领,每一“军”的正副职才是“将军”。吴国当时属于“蛮夷”之国,不大受周制约束,所以吴国君称王。从《左传》看,吴国当时也是三军。在吴王僚时期,三军之将分别是:公子光(即阖庐),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阖庐杀害王僚自为吴王后,其中军仍有自己实际掌握,另外两军有其弟夫概和其太子率领。这样看来,孙武并未能在吴国亲自率领一军。所以《吴太伯世家》说:“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孙武并不在“将兵”之列。但是孙武确实参加了吴王阖庐时期吴国的军事谋划和决策以及军事行动,他的实际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将军是不会错的。公元前512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在孙武的谋划下,吴军连续取得了“拔舒”“伐锺吾”“灭徐”“克养”等四场战争的胜利。这时伍子胥、吴王阖庐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了趁势进攻楚国首都郢城,企图灭亡楚国的想法。孙武冷静的向他们分析敌我双方情况,最后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结论,谏止了吴王阖庐谋欲入郢,使这场大战推迟了6年。6年之后,“九年,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史记●吴太伯世家》)随后,才有了震惊天下的蔡、吴、唐联军的伐楚入郢之战。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孙武在吴国军事谋划和决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孙武在吴国的作用,主要是“谋”,也就是运用《孙子兵法》于吴国的防御和攻伐楚国。所以,司马迁在《伍子胥列传》中说:“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强调了“孙武之谋”。
春秋时期,有一些智谋之士,参与他国的军事谋划和战争,当时称之为“谋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的记载,说:“析公奔晋,晋人置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在今河南温县),以为谋主。”“贲皇奔晋,晋人与之苗,以为谋主。”这些人都在孙武之前,他们从楚国奔晋国,晋国给他们封地,让他们为谋主为晋国效力。孙武的情况有些类似。所谓“谋主”主要是出谋划策,也就是后来的所谓军师。总之,说孙武在吴国任将军,辅佐吴王阖庐伐楚并取得了巨大胜利是历史事实。
38.孙武为将后是如何治理吴军的?
孙武在吴宫教战中斩杀二姬,教吴王阖庐阵法之后,“卒以为将”,吴王称其为“将军”,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称孙武为“将军”。但是孙武这个“将军”与春秋时期的一般将军是有很大不同的。
春秋各国有卿,每位卿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军的编制的军队,卿是这只军队的头,所以称为“将军”。卿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上的农民就是自己军队的主力。有的“卿”是天子任命给各国的,称为“天子命卿”,他们本来的职责是“屏卫”王室,保围周朝天下的。也有诸侯自己任命的卿,其地位低于“天子命卿”。春秋时期的将军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有自己的军队;(2)在政府担任行政职务;(3)有自己的封地。象伍子胥虽然和孙武一样是来自别国,但他早就被阖庐召为“行人”(外长)“与谋国事”。伯嚭也“为大夫”。但孙武没有行政职务。孙武不具备这三个条件,他这个”“将军”是空的,不过是个高级顾问或参谋而已。在多个将军中,一般“中军将”是领导三军的元帅,他也是正卿。孙武连个一般将军也不是,当然更不可能“将中军”为大将了。孙武为将的唯一条件是自己盖世的军事才能,“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武在吴国期间,从没有自己的军队,也从未单独行动过。吴军攻楚入郢之后大乱,也证明孙武自己没能掌控吴国的军队。尽管如此,但阖庐是敬佩孙子的军事才能的,既然以孙武为将,孙武对吴军的影响力还是非常重要的。据《吴太伯世家》载:“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这次“将兵伐楚”的是阖庐与子胥、伯嚭。孙武这位将军并不在“将军”之列。但这三位“将军”却听从了孙武的意见,放弃了“谋欲入郢”的攻楚打算,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这证明孙武在吴军决策圈中有巨大影响力。也说明孙武是参加了这次伐楚战争的。这也是阖庐为吴王后的首次伐楚,精通军事的阖庐一定是做了精心准备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训练士卒。以此来看,孙武应该在这次伐楚前至少一年就见到了吴王,然后任之为将,然后组织、训练军队,决策伐楚方略。因此说,孙武为将后是参与了对吴军的治理的。那么,孙武是如何治理吴军的呢?
司马迁只在《律书》中说:“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霸诸侯。”这就是说,吴王阖庐“卒霸诸侯”是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的结果。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必然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孙武治理吴军的过程,其中的具体细节,我们只能想象:吴王的爱姬孙武都不放过,其他人不听军令的后果可想而知。阖庐三年的伐楚进行得是非常顺利的,这一系列的伐楚胜利,也证明孙武已经训练出了一支得心应手的吴国军队。
39.孙武是何时开始参与吴国伐楚之战的?
孙武哪一年开始参与吴国伐楚的军事行动,是孙武生平事迹的重要节点,应该弄清楚。孙武的事迹是司马迁记下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需细读《史记》。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四年,伐楚,取六与潜。”吴王阖庐三年是公元前512年。这年吴王阖庐和伍子胥、伯嚭率领吴兵伐楚,孙武不在“将兵”之列。但在吴军取得“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等胜利之后,阖庐想趁势大举攻楚时,孙武出场了,他仅说了6个字:“民劳,未可,待之。”接下来就是“四年”的事了。孙武谏阻阖庐“谋欲入郢”是在“三年”是很清楚的。但我们看不出孙武是否参加了“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等战事。也不知道孙武谏阻吴王想攻楚入郢是在什么地方。现在来看《伍子胥列传》的有关记叙:“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擒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与上引《吴太伯世家》那一段是记叙的同一件事,但因传主不同,叙述的角度不同,因而内容也有所不同。
其一,“杀吴亡将二公子”与“遂擒故吴反二将军”是两回事。《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列传》对相同的两个人为什么称呼不同呢?为什么前者说“杀”,后者说“擒”呢?究竟是“杀”还是“擒”?其实,这是两件相关联的事。《伍子胥列传》所说“拔舒,遂擒故吴反二将军”是说吴军“拔舒”之后,遂擒获了“故吴反二将军”,擒者是传主伍子胥,被擒者对伍子胥来说是“故吴”,即吴王僚时的两位将军盖余、烛庸。他们是吴王僚之臣,因反对政变上台的阖庐,所以又加一个“反”字。伍子胥擒获盖余、烛庸之后并没有杀害他们,而是报告了吴王阖庐,所以在《伍子胥列传》中只是“擒”。“杀吴亡将二公子”是《吴太伯世家》的话,伍子胥擒获“故吴反二将军”后,阖庐可以杀,也可以不杀。《吴太伯世家》的记叙表明“杀二公子”的责任者是吴王阖庐,与伍子胥无关。阖庐和盖余、烛庸是堂兄弟,他们曾同时在王僚手下带兵为将。被杀者对已经是吴王的阖庐来说是“吴亡将二公子”,他们是叛国、逃亡之人。盖余、烛庸的被擒和被杀时间上有先后,他们先被伍子胥擒获,后被阖庐下令斩杀,是先后发生的两件事。司马迁以措辞之不同,用极为简洁的语言记录了下来。
其二,“乃归”两字表明孙武参与了“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等战事,证实孙武在吴王阖庐三年开始参与吴国的伐楚之战。《伍子胥列传》中,在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之后有“乃归”二字,这是《吴太伯世家》所没有的。“乃归”首先,说明吴王阖闾、伍子胥等人听孙武的劝谏,改变了趁势攻楚入郢的想法。本来吴军想继续西进,经孙武这么一说,吴军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向东回到了苏州。其次,表明孙武谏阻吴王的地点是在远离吴国都城的吴楚边境上,是在“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的战场上。第三,既然孙武是在战场上向吴王进谏,那就说明孙武参加了“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的战争。孙武不仅参战了,而且一定参与了这场战争的谋划和准备工作,并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然,阖庐、子胥都想攻楚入郢,怎么经孙武一说就改变主意了呢?由此可见,孙武在吴国当时的决策圈中的分量。因此说,孙武是在吴王阖闾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开始参与吴国的伐楚战争的。
40.杀“亡将二公子”是怎么回事?
所谓“亡将二公子”或曰“故吴反二将军”,是指吴王僚的两个亲弟弟盖余和烛庸。他们是先王馀眛(yu mei)之子,所以称公子,吴王僚时他们是将军,王僚被弑后亡命楚国,所以称他们为“亡将二公子”。他们到楚国后,成为反对吴王阖闾的先锋。杀“亡将二公子”是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伐楚的结果,孙武主导了这次伐楚之战。
吴国公子盖余、烛庸之事不仅见于《史记》也见于《左传》,是吴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要了解这二位公子被杀的情况,需先了解吴国王位的传承情况及公子光安派专诸刺杀王僚之事。吴王寿梦是见于《春秋》的第一位吴国国君,他公元前585年到561年在位。寿梦有4个儿子:“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是个很贤德,很有学问的人,他曾遍访齐、晋、鲁、卫等中原大国,受到各国政治家的一致好评。希望季札即位不仅是吴王寿梦的遗愿,也是三个哥哥的共同愿望,他们都希望吴国有个好君主,能带领吴国富强壮大。但季札因为有三个哥哥,坚辞不肯继承君位,大哥诸樊只好先“摄行事当国”,意思是兄弟相继,最后传位给季札。过了34年,吴王馀眛去世后,再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仍然坚决不接受。因此,馀眛之子姬僚继承了王位,他就是著名的吴王僚。
姬光是吴王诸樊之子,他是吴王寿梦的长子长孙。公子光统帅一军。吴王僚初年他曾在楚地长岸击败楚国的水军。姬光认为,把王位传给四叔季札他没有意见,四叔不为王,就应有他这个长子长孙来继承王位,怎么排也轮不到三叔的儿子姬僚为王。所以,姬光心中不平,再加上王僚做得一些事情不对,姬光就想取而代之。他说:“我,王嗣也,吾欲求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公子光在认识逃亡到吴国的楚人伍子胥之后,就开始了阴谋政变的准备,他访得勇士专诸,伺机动手。吴王僚十一(前516)年秋天,楚平王死。第二年春天,吴王僚因楚丧而伐楚。“使公子掩馀(即盖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楚军先后派出4支军队迎击吴军,“左尹郤(xi)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军把掩馀、烛庸困在了潜城。掩馀、烛庸是吴王僚的同母弟。公子光见掩馀、烛庸被楚军困在了潜地,吴王僚的亲信不在国内,王僚也因伐楚受到了诸侯的谴责,国内人民亦因频繁的战争而不满。公子光便以宴请王僚为名,派专诸以给宴会上鱼的机会,把短剑藏于鱼腹之中,刺杀了王僚。姬光夺得了王位,他就是吴王阖闾。
楚军听到吴国发生政变,阖庐代王僚为吴王后,便撤走了围困潜邑的楚军。掩馀、烛庸已不能再继续伐楚,吴国他们也回不去了,于是“吴公子掩馀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后来吴国通过外交途径让钟吾和徐国分别把掩馀和烛庸引渡到吴国,因为二公子是徐国的亲戚,徐国和钟吾没有把他们交给吴国而是放他们走了。掩馀、烛庸只好逃亡楚国,楚昭王把舒城封给烛庸,把养邑封给掩馀,让他们在楚吴边境上反制吴国。所以吴之亡将二公子被推在了吴楚相争的风口浪尖上,成了吴军伐楚的首要目标。吴军拔舒后擒获了烛庸,攻下养邑之后俘虏了掩馀,吴王阖闾下令斩杀了他们,这就是杀“亡将二公子”之事。杀吴“亡将二公子”是吴王阖闾听孙武之谋所取得的对楚战争的一次干净利索的重大胜利。
41.孙武参与的“拔舒”之战是怎样取胜的?
阖闾三年,吴王与伍子胥等将兵伐楚,孙武随行。这是阖闾上台后对楚的第一场战争,他们在战略上事前做了充分的谋划和准备,吴军选定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吴国叛将烛庸镇守的楚邑舒城。《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列传》都有“拔舒”的记载。
烛庸在姬光弑王僚后,逃亡到了钟吾,这是个靠近吴国的小国。吴国的局势稳定后,阖闾派使者到钟吾,要求钟吾把烛庸交给吴国。钟吾不敢与吴国为敌,烛庸只好逃往楚国。楚国对烛庸的到来大加欢迎,把他安排在靠近吴国的舒邑,让烛庸在前线与他的祖国相对抗。吴王与孙武选择舒邑为首战目标,一是出师有名;二是舒城远离楚国内地,相对孤立无援;三是烛庸替吴国的敌国楚国卖力与故国为敌,吴军普遍感到气愤。“舒”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与楚国相邻。《诗经●鲁颂●閟宫》说:“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荆”就是楚,“舒”即“拔舒”之“舒”。舒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舒国被徐国灭亡,后被楚国夺取。《伍子胥列传》说:“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楚国把舒地封给烛庸,就是让他抵御吴兵,捍卫楚国。吴王阖闾与子胥、孙武等率兵到达吴国的西部边境后,正兵直奔潜城,这是三年前吴与楚曾全力争夺的城邑,楚忙派兵救潜。在楚军把注意力集中在潜之时,吴军大部分暗中向北,突然包围了舒,向潜的吴兵堵住了楚军自潜向舒的援路,使舒成了一座孤城。等到楚军反应过来,想救舒时已经晚了。吴军已占据了阻挡楚军救援的关隘,楚军无法救潜,只好加强周边城邑潜、六等的防御,以免再次陷入被动。舒城虽不大,但春秋时期攻城办法落后,“拔舒”仍需不少时日。舒城的主要兵力都是烛庸带去的吴兵,按照孙武优待俘虏的思想,阖闾制定了一系列瓦解敌军的办法。烛庸的吴军无心固守待死,舒城被围不久就攻了下来。烛庸被擒,拔舒之战顺利结束。
42.孙武是怎样执钟吾国君和运筹帷幄灭掉徐国的?
吴王阖闾三年的伐楚共有四战:拔舒、执钟吾君、灭徐、克养。四战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孙武是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战略部署的,我们只有从总体上着眼,才能看出孙武用兵之妙。
早在吴军围困舒城之初,楚军就知道吴军不会仅取舒邑而罢。但吴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呢?从 “借势”的角度来看,“潜”应是首选,这是吴军早就想攻取的目标,离舒又较近。所以楚军做好了应对吴军攻取舒城周围,包括潜在内的任何城邑的准备。令楚军根本想不到的是,吴军疾驰数百里赶到了钟吾,把全部楚军统统甩在了脑后。钟吾在今江苏省宿迁县,从地图上看:舒、徐国、钟吾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吴军绕过徐国,先攻钟吾。钟吾离楚国甚远,楚军又毫无准备,所以吴军很快打败钟吾,“冬十一月,吴子执钟吾子。”(《左传●昭公三十年》)为什么伐钟吾,因为钟吾不听从吴王要其“执烛庸”的外交通牒,放走了烛庸,让烛庸与吴国为敌。所以吴王阖闾伐钟吾,逮捕了钟吾国君。《春秋●昭公三十年》载:“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在包围钟吾的同时,孙武派兵化装为民悄悄潜入了徐国,堵截了源于山中的河流。徐国在今安徽泗县,夹在吴楚两国之间,徐国和吴国是亲戚,两国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吴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楚灵王十一年,楚国“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左传●昭公十二年》)。这可见徐国对吴国安全之重要。现在,徐国支持吴国的叛将掩馀,如果徐国转而与楚联盟,将对吴国构成严重威胁。这次伐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徐国。拔舒、伐钟吾都有些声东击西的意思。所以吴军攻下钟吾后,“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羽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军执钟吾国君后,顺势南下包围了徐国,并部署阻击可能的楚国援兵。一切部署妥当后,扒开泗水河口,用蓄积好的河水灌徐国都城,城破。楚军发现吴军伐钟吾后开始向徐国方向进发,楚军没到徐国,徐君章羽就断发自刑,带领妻子迎接吴王阖闾,表示投降了。灭徐之战大概仅用了十几天时间,这是孙武贯彻“兵贵神速”思想的典型战例。这样快速取得胜利,一是充分利用了徐国的有利地形,以水攻城;二是在攻钟吾的同时展开了“蓄水”作业,赢得了时间。这使楚军没来得及救援,徐国就败了。如此迅速地灭掉一个国家,这在春秋时期还是少有的。楚将沈尹戌还在救徐的路上,徐君章羽已经领着妻子儿女和几个近臣逃亡到楚国来了。因此,沈尹戌“遂城夷”。“夷”即城父,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所谓“城夷”就是维修、加固“夷城”城墙,以保障安顿于此的徐国国君的安全。到此时,楚人才似乎明白了吴国这次出兵的主要目标是徐国,认为吴军大概要收兵了。
43.孙武是怎样指导吴军攻克养邑的?
“养邑”在今河南省沈丘县。《左传●昭公三十年》载:“二公子奔楚,楚人大封而定其徙。使监马尹大心逆吴公子,使居养。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戌城之,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将以害吴也。”“城父”在今河南省宝丰县。“胡”是春秋国名,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是取城父之民和原来胡国之田地给掩馀。这说明“养”是个既无民又少田的荒凉之地,城也是楚人给刚刚筑起的。尽管这样,楚公子子西还是感觉不妥。他给楚昭王进谏说:“阖闾新得吴国为王,他很亲近人民,视民如子,与人民同甘共苦,这是他将要用兵的表现。即使我国在边境和吴国搞好关系,说不定吴国还会寻找机会侵扰楚国,现在我们又扶持吴君的仇人掩馀以激怒吴王,这样恐怕不可以吧。”(《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昭王不听,坚持让掩馀驻养、烛庸驻舒,“以害吴”。所以吴王阖闾的第一次出征就是要拔除这两个钉子,这既是吴国国内扫除王僚残余势力的继续,也是与楚相争的序幕。吴军灭掉徐国,楚将沈尹戌忙于“城夷”,安顿徐君章羽之时,吴军乘胜挥师西进,包围了吴公子掩馀驻守的养城。养城是个小城,人少田少,是个穷地方,这从楚昭王“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可以想见其孤弱和落后。掩馀到此不久,又是吴国的亡将,一时也没有什么发展。所以吴军没用多长时间就攻下了养城,伍子胥擒获了吴公子掩馀,吴王阖闾下令斩杀了掩馀,完成了“克养”之战。
吴王阖闾的首次伐楚,主要是针对投楚的吴国将军掩馀、烛庸而来,借此灭了容留和庇护他们的徐国和钟吾。由于孙武的精心策划,吴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使楚军的主要兵力没能与吴军相接,吴军伤亡甚少。这次吴军灭两国,克四城,俘两君,擒二将,接连取得胜利,使吴国军威大震,让楚国深感恐惧。这也使吴国将帅产生了骄气,伍子胥、吴王阖闾提出了趁势攻楚入郢的想法。
44.孙武为什么谏阻“光谋欲入郢”?
吴国在取得拔舒、伐钟吾、灭徐、克养的一系列胜利之后,已经完成了既定的战略任务。吴军士气高昂,且已进入楚境。楚国上下一片震惊,忙于防备吴国的大举进攻。这时伺机报仇的伍子胥和吴王阖庐先后提出了要趁势攻楚入郢的问题,吴国面临一次重大的战略抉择。领导这次伐楚的共有4人: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pǐ)、孙武。这4人阖庐是统帅,孙武主要进行谋略策划指导,伍子胥和伯嚭具体指挥实施,他们两人都是楚国人,伐楚有个人报仇的重要因素。伍子胥和孙武是好朋友,许多事都会事前先和孙武商议。从《史记》的记述看,首先提出“因欲至郢”的是伍子胥,他是私下向孙武提出来的。《伍子胥列传》记叙:“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擒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吴军在取得四战胜利之后,伍子胥“因欲至郢”,这个想法伍子胥是单独和孙武说的。孙武理解伍子胥急于报仇的心情,他从吴、楚两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彼、己双方进行了全面分析:我方出战半年有余,“民劳”;敌方虽有许多昏乱之举,但其政权基础仍然稳固,还没有出现重大过失,“未可”大伐。为了安慰伍子胥,孙武说,您暂且先等待着,伐楚入郢的机会会有的。一个“且”字包含了孙武对伍子胥的同情和情谊。孙武通过对吴、楚两国情况的全面分析和对比,使伍子胥认识到了现在大举攻楚条件根本不成熟,尤其是作为一个临时动议,是不可以的。经过孙武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伍子胥与孙武在对楚战略上完全取得了一致,伍子胥放弃了“因欲至郢”的想法,转而支持孙武暂不大举伐楚的战略。伍子胥的工作是做通了,但吴王阖闾又召集会议,提出了现在就攻楚入郢的问题。《吴太伯世家》载:“三年,吴王阖闾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光”是阖庐的名字,“谋”是谋划、商议。“光谋欲入郢”就是吴王阖闾召集伍子胥、孙武、伯嚭这几个核心人物开会商量、谋划攻楚入郢之事。在这次会议上,因为事前孙武做了伍子胥的工作,两人取得了一致意见,所以,吴王想立即攻楚入郢的提议被孙武劝止了。会议听从了孙武的意见,伐楚告一段落,吴军撤兵回到吴国。所以《伍子胥列传》说“乃归”。
由于孙武的对楚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伐楚入郢之事被搁置。再提入郢已经是6年之后了。“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吴太伯世家》)这就证明了当初在“光谋欲入郢”的会议上,伍子胥的意见和孙武是一致的,不然,吴王不会同时对他们两个这样说。这次,孙武内心仍不赞成攻楚入郢,不过鉴于伍子胥、伯嚭都想入郢报仇,吴王又提出了这一问题,再要阻拦,已不可能。所以孙武说:“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谏阻吴王阖闾“谋欲入郢”是孙武个人做出的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他在面临伍子胥、吴王阖闾和伯嚭一致“谋欲入郢”时,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和对吴国的赤胆忠心,对朋友的真诚爱护和关心,说服了他们。这表现了孙武反对“冀功数战”,尽量避免战争、特别是避免大的战争的思想,表现了在战争的决策上孙武毫无私心,只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是孙武平生的一大亮点。孙武为什么谏阻“光谋欲入郢”?按照孙武的观点,战争的胜败不是决定于对方,而是决定于自己一方。孙武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在孙武看来,如果此时攻楚郢都,不但绝对不会取胜,甚至有导致吴国政权不保的可能,阖庐夺权就是在吴军攻楚潜地时进行的。这时的楚国仍十分强大,吴王阖闾政权还不够十分稳固,东南面还有越国的窥视。如果在并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攻楚,吴国的失败是肯定的。所以,孙武非常坚决地阻止了伍子胥和吴王阖闾临时提出的攻楚入郢动议。
45.“三师肄楚”是怎样的谋略?
所谓“三师肄楚”是《左传●昭公三十年》有关吴国对楚战略的一段记载。原文如下:“吴子问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庐从之。楚于是乎始病。”
这段回答吴王如何伐楚的话的意思是:楚国现在执掌国家政权的人多而意见不一,而又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时为楚昭王四年,年轻的昭王还没能真正掌握楚国政权。鉴于楚国当时的情况,吴军可分出三师以疲劳楚军,吴军一师出动袭击楚国的某城,楚军就会全部出动相救。楚军出,吴军则归,楚军回去了,吴军就再出动,这样楚军会不停地奔波于路途,疲敝于旷野。屡次劳动楚军使其疲惫不堪,多方出动以调动楚军而使它不知道我军真正的攻击目标,让楚军既疲劳又迷惑之后,出动三军攻其不备,这样一定能大败楚军。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逸而劳之,然后攻之。《左传》载此话出自伍子胥之口,但是否真的是伍子胥之谋是很值得探讨的。从内容上看,这完全是《孙子兵法》中“逸而劳之”的具体化,是根据当时楚国的情况使楚军“逸而劳之”的具体方案。这是孙武的计谋。孙武说:“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这“三师肄楚”之计是孙子兵法“逸而劳之”和“分合之变”的综合运用,不见伍子胥有此谋略。虽然出自伍子胥之口,因为孙武和伍子胥的特殊关系,孙武之谋由伍子胥说出是极可能的,这就像今天的某位领导读幕僚写的稿子或在别人写的文章上署名一样。所以,我们断定“三师肄楚”之计是《孙子兵法》具体化的一个细节,是孙武调动楚军,疲劳楚军的谋略。
46.孙武是怎样带领吴军取“六”与“潜”的?
“六”和“潜”是楚国靠近吴国的两座城池。两城相距不远,都属今安徽省,“六”在今六安市北边,“潜”在今霍山县东北。这两个地方吴与楚都相互争夺过。“潜”是战略要地。吴王僚十二年,派公子掩馀、烛庸率吴军主力大举攻潜,楚曾出动六路大军救护,足见“潜”对吴、楚之重要。后来虽因吴国政变而放弃了对潜的争夺,但是夺取潜始终是吴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吴王阖闾四年(前511),开始了对六和潜的军事行动。吴用孙武“疲楚”之计,多次、多方调动楚军,使其疲于救奔,最后夺取了六和潜。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楚世家》《伍子胥列传》中都提到吴军“取六与潜”。《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这样记载吴军攻取六与潜的:“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楚师迁潜于南岗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始用子胥之谋也。”杜预在注“子胥之谋”时说“谋在前年”,也就是说这是吴国具体实施我们上文说的“三师肄楚”之计,所以我们必须把二者联系起来看,才会更清楚。
我们来看这次军事行动:“秋,吴人伐楚,伐夷。”时间是秋天,古人认为秋属金,秋天是杀伐行刑的季节,所以吴军伐楚选在了秋季。出师要有名,征伐要有目标。伐谁?“伐夷”。上一年,吴军灭徐,楚将沈尹戌救徐不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现在吴国出兵“伐夷”,也算是出师有名。夷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吴军伐夷要经过“潜”和“六”,所以“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这就是“彼出则归”,“还”的是吴军之第一师。沈尹戌感到潜不保险,因此“楚师迁潜于南岗而还。”接着“吴师围弦”,这是吴军的第二师,这就是所谓的“彼归则出”。弦在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在潜和六的西南方,是更靠近楚国都城的地方。从方位上就可以断定“围弦”之军不是侵潜、六的那支吴军,这是一支奇兵。吴军进一步深入楚地“围弦”,引起了楚国的更大不安,“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这已经是司马戌第二次出征了。楚军到了豫章,在离“弦”还有一段距离时,“吴师还”,这又是“彼出则归”。楚军认为吴军害怕他们,而且隔有一段距离,又疲惫不堪,所以便不再追赶吴军。这一师吴军并没有撤回吴国,而是选择险要地形扼守住了楚军救“潜”、“六”的要道。同时,另外两师吴军又重新围六。吴三军合一,很快攻下了“六”城。吴军攻下六后,潜成了一座孤城,楚军守城无望,很快也就被吴军拿下了。吴军没有什么牺牲便夺取了“六”和“潜”两座城池。从取“六”与“潜”的过程看,吴军进攻的真正目标是六和潜。“伐夷”既是个借口,也是声东击西。“围弦”既是声东击西,也是为取六和潜作切断楚国援军的安排。这样,既疲惫了楚军,又为取六和潜创造了条件。取六、取潜是孙武运用其兵法的经典之作,是把它完全作为一个整体部署来安排吴军的军事行动的,直到“围弦”楚军还并不清楚吴军的真实战略意图。孙武使用连环计,环环相扣,以极小的兵力消耗,取得了连夺两城的重大胜利。我们可以想象孙武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击败楚军的这一战争过程。
47.孙武是怎样使桐和舒鸠叛楚归吴的?
桐是个小国,靠近吴国的西部边境,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离被吴攻取的舒以及潜和六等城很近。象桐这样夹在吴楚之间的小国为了求生存,多是楚强依楚,吴胜靠吴。吴军在桐周围反复打败楚军,夺取了舒、六和潜,让桐人深感继续依附楚国已不可靠,况且这么多年楚国人又带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不舒服。孙武就此通过和平方法,策划桐国叛楚,归顺了吴国。
靠近桐的舒鸠原是春秋小国之一,是楚国的附属国,也是长期在吴楚之间摇摆。舒鸠早在楚康王十一年(前549)就曾叛楚。这年夏天,吴国因为楚国派水军侵伐,便秘召舒鸠使者到吴营,协商共同抗楚,舒鸠人表示同意,并暗中与吴国结盟。楚国听说后,楚康王亲自率军到了舒鸠国的荒浦驻扎,派大夫沈尹寿和师祁犁谴责舒鸠人,看其作何反应。沈尹寿和师祁犁来到舒鸠城下,舒鸠国君亲自迎出城门,把两位大夫接入城中。楚使便提出舒鸠叛楚归吴的问题,舒鸠君说没有这回事,且请与楚国结盟。沈尹寿和师祁犁回到楚营向康王汇报情况后,康王不信,想讨伐舒鸠人。楚国令尹薳(wěi)子冯说:“不可。舒鸠人告诉我们不叛楚,而且请求受盟。如果我们讨伐舒鸠,是伐无罪啊。不如撤兵,也好让兵民得到休整,等着看舒鸠人的真实行为。如果他们对楚国果真忠贞不二,那我们还求什么呢?如果舒鸠人真敢叛我,他们就无话可说了,我们再讨伐它就一定会成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康王听从了令尹的意见,楚兵撤回。在楚的威慑下,舒鸠人没敢承认通吴叛楚,也就暂时糊弄过去了。到了第二年,“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吴人救之……吴师大败。遂围舒鸠。八月,楚灭舒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事情虽然过去了四十年,但是舒鸠人始终对楚怀有二心,对楚仍有很强的离心力,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叛楚依吴。现在吴军接连取得伐楚的胜利,吴国日益强大,桐国、舒鸠国早就有了复国的愿望。吴国见此机会,通过秘密的外交工作,桐国、舒鸠国再次叛楚。吴国不动一兵一卒,使桐和舒鸠叛楚归吴,是孙武谋攻思想的重大胜利。无论是桐还是舒鸠,他们的叛楚归吴都进行得十分秘密,楚国毫不知情。怎样把事情公开呢?孙武又设计了一场借机伐楚的好戏。
48.孙武用了什么计谋取得豫章之战胜利?
豫章之战,是吴王阖庐七年(前508)年冬天,桐、舒鸠叛楚后,吴国联合桐和舒鸠,引诱楚国出兵,从而以逸待劳打败楚军的一场重要战役,并就势夺取了楚国的居巢。
吴国在战略上使用孙武“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军事思想,诱楚出兵,把一场主动的进攻转化为抵御侵伐。从谋桐叛楚到豫章之战,再到夺取居巢,是孙武的一套连环计。《左传》用极其精简的文字记载了这场复杂的战事。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使我之无忌。”秋,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左传●定公二年》)这段话的意思是:吴国通过“谋攻”,使从属于楚国的桐国和舒鸠国归顺了吴国,为了保护这两个地方,吴国要引诱楚国出兵,以便击败楚军,夺取更靠近楚都的居巢。于是就让桐国先公开叛楚,让已暗中叛楚的舒鸠氏装作忠于楚的样子去请求出兵伐桐,同时要求楚出兵作为舒鸠人的后盾。舒鸠人伐桐后,吴国出兵援助桐国。(这都是做戏给楚国看的)秋天,楚将囊瓦率军向舒鸠进发,发现有吴军船只在豫章,认为吴军主力在豫章,就急速赶往豫章。实际上,吴军分为两军,开往豫章的是正兵,潜师于居巢的是奇兵。开往豫章的吴军又一分为二,少数带船到豫章,用“示之”之计,故意把船只显现,引诱楚军到豫章。大部分吴军则选择从豫章到居巢的必经之路埋伏。楚军奔豫章的同时吴军撤退,也撤到了要道埋伏,这样这支正兵就转化为奇兵。楚军到豫章后,只看到部分吴军船只,并不见吴军踪影。正在迷惑之际,侦探报告,吴军大兵围困了居巢。这时囊瓦发觉上当,便赶紧催军救居巢,没走多远,被吴军伏兵袭击,楚军大败。大败楚军的吴军接着又与袭击居巢的吴军合围,攻克后俘虏了镇守居巢的楚国大夫公子繁,取居巢而还。有意思的是孔子把这次吴国攻取楚国居巢之战记为:“秋,楚人伐吴。”(《春秋●定公二年》)《史记●楚世家》说:昭王“七年,楚使子常伐吴,吴人大败楚于豫章。”《吴太伯世家》则说:“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而还。”豫章之战,最好称为取居巢之战,是孙武全面实践自己以谋为主的军事理论,处处用谋,计计相生,组织得天衣无缝,敌我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战役,是对孙子兵法的最好注解。《左传》写得虽简洁却全面,须认真阅读,仔细分辨,用心揣摩,方能弄清真相。
49.孙武“必得唐、蔡乃可”的战略构想有何重要军事意义?
战争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尤其是大举进攻敌国都城这样的重大军事行动,不像边境冲突,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的小型战事,没有充分的理由是不可以大举侵犯别国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就楚国和吴国的双边关系来说,吴国是没有理由大举伐楚的。吴国得唐、蔡之后,情况就变了。唐、蔡是有充分的理由伐楚的,楚国无辜把唐、蔡两君扣留了三年,他们起兵伐楚,要求楚国道歉,是可以理解的。周天子召集十八国诸侯于召陵侵楚,也可以看出伐楚的正义性。诸侯无果而终,蔡侯在无奈之下请吴国出兵伐楚,同样是正义的。事实上,吴国攻楚入郢是十八国诸侯伐楚的继续,如果,晋国等伐楚成功,就不会有孙武参与的伐楚入郢之战了。因此,孙武的“必得唐、蔡乃可”战略在军事上有如下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一,师出有名,因蔡伐楚从道义上增强了吴军的力量。“道”是战争能否取胜的首要条件,如果吴国无辜侵楚,不但难以得到国内人民的支持,也会遭到诸侯的反对,甚至趁机侵伐。现在楚国令尹子常无道,因索贿不成而把唐成公、蔡昭侯扣留在楚国三年,遭唐、蔡人的怨恨,激起了天下人的共愤,因此有了18国诸侯侵楚到召陵。诸侯不战而退,吴国应蔡、唐两国之约伐楚是正义之举,是为天下人伐无道。这显示了吴国的秉持正义,成了天下敢于抗衡无道强楚的英雄,攻楚入郢成了一场正义战争。
其二,增强了吴国的军事实力。首先,唐、蔡都是楚国的近邻,两国离郢都比吴国要近很多。郢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唐在今湖北枣阳一带,蔡在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这为吴军入郢提供了极大的地缘便利。其次,因为靠近楚国都城,可以在后勤保障方面向远征强楚的吴军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减轻千里运粮的辗转消耗。再次,唐、蔡提供了实力可观的军队。还有,唐、蔡本是楚国的属国,对楚国各个方面都很熟悉,可以向吴军提供各方面的情报和帮助。
其三,削弱了楚军的士气。楚国人本来对令尹子常的贪贿聚财就非常不满。现在因为他们的宰相向邻国国君索要裘服、骏马而引起战争,楚国士兵打仗只是为令尹的个人贪财索贿而卖命,士气自然不会高涨,楚军当然会有怨言,这就无形中削弱了楚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吴因蔡伐楚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其四,协调了吴与诸侯的关系。在诸侯纷争的春秋时期,任何一国的强大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和警觉,因为“邻之厚,君之薄也”。吴国攻楚,自然会引起各国的注意,甚至有“诸侯乘其敝而起”的危险。现在吴国因蔡、唐而伐楚,是做了18国诸侯要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是替天下人鸣不平,所以各国都乐意看到吴国伐楚为他们出气,而并不与吴为敌。事实证明,后来只有与吴有仇的越国趁机攻吴。参与伐楚的18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吴为敌,鲁国还在第二年“归粟于蔡”(《春秋三传●定公五年》),实际上是对吴军的支持。这与孙武的得唐、蔡之策是分不开的。
孙武的得唐、蔡之策,吴王阖闾自然心领神会,因此三国联合伐楚的军事行动进行得很快,很顺利,顺利得出乎意料。这次伐楚的主力虽然是吴军,但从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看,这次战争的主导者是蔡侯而不是吴王,所以孔子记为:“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春秋三传●定公四年》)《左传》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都以蔡侯为伐楚的第一责任人。
50.蔡国、唐国是在什么情况下与吴国结盟的?
蔡国是姬姓国,晋国既是姬姓国,也是北方诸侯的盟主。要伐楚,当时只能求救于晋国。从楚国逃出后,“蔡侯如晋,以其子元与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左传●定公三年》)第二年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左传●定公四年》)刘文公是周敬王的大臣,他出面名义上以天子之命召集诸侯讨伐无道的楚国。因此,“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春秋三传●定公四年》)这18国诸侯除齐国外都是国君亲自带兵参加伐楚,可见各国对这次伐楚是高度重视的,也足见楚国与诸侯关系之紧张。但也有拒绝伐楚的,这就是紧靠楚国的沈国。这是个小国,子爵,据说是嬴姓,与秦同姓。沈拒绝参加伐楚联军,晋命蔡伐沈。“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春秋三传●定公四年》)
各国诸侯正准备攻楚之时,晋卿“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左传●定公四年》)晋军的副帅竟在战场上出面索贿,蔡昭侯因楚国的令尹索贿不给而被扣留楚国三年,而被迫走上了战争之路,在就要开战之际,在十八国诸侯集结于召陵之时,荀寅又“求货”,蔡昭侯能给吗?他有那么多“货”贿赂十八国诸侯为他讨伐楚国吗?蔡昭侯再次拒绝了。到了第二天,荀寅就公开对这次伐楚的主帅晋国的正卿范献子说:“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在这个时候讨伐敌人不是太困难了吗?雨季已经到来,各种疾疫正在发生,北方的中山国不服,再说已经与楚签订了弭兵协议,现在我们又伐楚,这也无损于楚,不如辞蔡侯,撤兵而回。”在这些冠冕堂皇的似乎是关心国家利益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荀寅们的索贿不得!《左传》对此作了深刻的揭露。就这样,一场搅动天下十八国诸侯伐楚的军事行动流产了,各国诸侯各自带兵灰溜溜的走了。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周天子名义上召集诸侯的刘文公和杞国国君杞悼公都死于这次军事行动。各国诸侯是走了,下令让蔡国灭沈的盟主晋国也跑了。但蔡国跑不了,“楚人围蔡”(《春秋三传●定公四年》),看你蔡昭侯怎么办。多年一直有心攻楚入郢的吴王阖闾密切注视着蔡昭侯请诸侯伐楚的军事行动,诸侯撤走后,吴王认为这是伐楚的好机会。阖庐找伍子胥、孙武商量,说现在伐楚怎么样?伍子胥、孙武说:“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大家意见一致,决定联合唐、蔡,大举攻楚。负责外交事务的伍子胥和从楚国逃出的伯嚭立即行动,与唐、蔡接触,两者一拍集合,很快拟定了伐楚方案。就这样,蔡昭侯及唐成公在万般无奈之下请求吴国出兵:蔡侯“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左传●定公四年》)
51.蔡、吴、唐联军攻楚入郢的进攻路线是怎样的?
从《孙子兵法》的总体精神来看,行军路线是个严格保密的问题,尤其是象吴军攻楚入郢这样的千里奔袭,在路线的选择上一定是精心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可以保密的。对攻楚入郢的行军路线,没有具体而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是《左传》记载了这一战争过程,特别是记下了一些具体地点,这使我们可以大略分析吴军的攻楚入郢线路。
从《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来看,吴军的行军路线及三国联军的攻楚路线大体是这样的:首先,吴军从淮河逆水而上,到达蔡国的新蔡一带。“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这里的所谓“冬”实际是秋天,《左传》记事用的是周历,比我们今天用的夏历早两个月,周历十一月相当于我们今天农历的九月。从“舍舟于淮汭”我们得知吴军是乘船逆淮而上的。但是这个“舍舟于淮汭”是个似乎无意,实则有心的“示之”之举。虽然“淮汭(rui)”确实放有吴军的船只,但这绝不会是全部,也不是吴军全部从“舍舟”之处登岸的,在这儿舍舟上岸的应该是少数蔡吴联军,主力部队到底在哪儿上岸值得分析。那么这个“淮汭”在哪儿呢?从楚将司马戌“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看,“淮汭”应在离方城不远的地方,大约在今河南新蔡以西淮河故道的某个弯道处。吴军是“自豫章与楚夹汉”的,此豫章据杜预的注说:“汉东江北地名”。吴军是经何处自淮河南岸来到这汉江北岸的呢?具体路线,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吴军不是从当时最便捷的路线到达豫章的。《孙子●军争篇》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以此来看,吴军极可能是让过从蔡入楚之便道,绕道唐国,迂回进入豫章的。这从楚军并无充分的准备对付远道来袭的吴军可知,也可从“秋七月,子期、子蒲灭唐”(《左传●定公五年》)得到证明。如果不是唐国在攻楚入郢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楚国也许不会立即灭掉唐国。这只是对吴军入楚路线的粗略分析,具体细节仍有待材料的发现和具体的研究。
52、孙武参与指挥的“五战及郢”具体指哪五战?
“五战及郢”之说出自《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五战及郢。”具体指那“五战”呢?应是《左传●定公四年》原文中所提到的五战,即柏举之战与之前的“自小别至大别,三战”和“雍澨(shi)之战”。吴军千里攻楚本来是很劳苦的,但孙武利用与楚军夹汉对峙的机会,休整军队,致人而不致于人,以逸待劳,等待楚军渡江攻击。楚帅子常听信史皇和武城黑之计,不等司马戌的到来,擅自“济汉而阵”与吴军开战。对吴军与楚军最初的三战,《左传》仅用两个短句叙述:“乃济汉而阵,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以此知道,楚军渡过汉水之后列阵与吴军相战,渡江接着布阵开战,楚国士卒已经疲劳,吴军至少是省下了渡江的精力,因此吴军轻易打胜了首仗。“自小别至于大别”,杜预的注说:“《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然则此二别在江夏界。”所谓“小别、大别”应是指小别山、大别山,这是一个较大的范围,这三战至少要用几天时间。战争的具体情况没有记载,不便妄言。但是三战后的结果《左传》交代得很清楚:“子常知不可,欲奔”。子常是楚军元帅,他认为楚军已不再可能战胜吴军,因此想逃亡。吴军已经从精神上彻底击垮了子常。主帅尚且如此,大部分楚军的情绪和士气已可想而知。
史皇对子常说:国家安泰的时候,您主动要求主管国家政事、为令尹,现在打了败仗,国家有难,您要逃亡国外,那个国家会收留您这样的人呢?您必须死战,挽回败局,才能抵偿前罪,获得楚国人民的原谅。“十一月庚午(19日),二师陈于柏举。”柏举是大战,孔子的春秋记为“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春秋三传●定公四年》)第二天清晨,阖庐的弟弟夫概王向吴王请求攻击楚军,他说:“楚将囊瓦不仁,其部下没有人愿意为囊瓦的贪贿图财而死战,我军先击之,其卒一定会逃亡,而后大军继之,必能大破楚军。”吴王“弗许。”夫概的分析听起来是有道理,但是统帅“弗许”。这“弗许”,表面看是吴王阖闾弗许,实际是这次伐楚的谋主孙武弗许。在孙武看来,吴楚两军对阵后,早晨就向楚军发起攻击,这并不是最好时机,还需要“待之”,等待敌军再犯错误和士气的进一步衰落。孙武说:“是故朝气鋭,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所以“弗许”夫概提出的进攻请求。但是,立功心切的夫概,违抗军令,对其部下说:“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左传●定公四年》)夫概冒死给他的部下下达了攻楚的命令。夫概所属五千吴军向楚军元帅子常直接指挥的楚卒发起攻击,“子常之卒奔”。不出夫概所料,子常的部下果然无有斗志,一触即溃。这是很自然的,有“欲奔”之将,岂能有不奔之兵。子常之卒溃败,楚军大乱,吴王阖闾只得下令向楚军发动总攻。楚军大败,子常逃亡郑国,史皇率其部战死。夫概违令提前发起攻击,本应立即处死。因为他是阖闾的同母弟,孙武赏罚分明的治军原则没有得到执行,这为后来吴军的失败种下了祸根,也为孙武隐退埋下了伏笔。楚军败退,吴军继续追击楚军。楚军到达清发江岸后,夫概说:“困兽犹斗,更何况是人呢?如果楚军知道不免一死,就会与我死战。如果放先渡江的楚卒一条生路,后面的楚军就会只顾逃命而没有斗志,待其半济而后可击也。”夫概也学到了一些孙子兵法的谋略。吴军趁楚军渡清发逃命之际再击楚军,并渡过了清发江。楚军过江之后,挖灶做饭,饭尚未熟,吴军杀来,楚军弃饭饿腹而逃。吴军就势把饭烧熟,吃饱后立即追逐楚军,追到雍澨,两军再战。饥累交加的楚军再次被吴军打得大败,溃不成军,四散而去。自此再无大战,吴军直入郢都。自庚午日吴楚两军阵于柏举到庚辰日吴蔡联军入郢,前后正10天。至此,吴军攻楚入郢取得了成功。
53.吴复伐楚取得了哪些胜利?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后,在孙武的帮助下,认真总结伐楚入郢的经验教训,彻底整顿军队,严明纪律,安抚百姓,与民休息,吴国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吴王阖闾离开楚国后,楚昭王也在鲁定公五年九月回到了郢都,重新整顿楚国朝政,任子西为令尹,任子期为司马,楚国也开始了有序的恢复工作。
楚昭王“十二(前504)年,吴复伐楚,取番。”(《史记●楚世家》)。对这次伐楚,《吴太伯世家》的记载是:“十一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张守节注《史记》之“正义”引《括地志》注“番”说:“饶州鄱阳县,春秋时为楚东境,秦为番县,属九江郡,汉为鄱阳县。”以此可知“番”即今之鄱阳县。由此可知这次水战发生在鄱阳湖。《左传》对这次战争的结果记载比较详尽,“四月己丑(十六日),吴太子终垒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左传●定公六年》)这次伐楚,吴国以太子终垒为帅,以孙武为谋主,年轻的元帅,初担重任,唯军师之教为从,所以整个战事进行得十分顺利,大获全胜。潘子臣和小帷子是楚国水军帅,连其七名大夫全部被吴军俘获。吴军又恢复了用兵如神的强大威慑力,因此使楚国上下大为惊惧。“取番”是孙武在吴期间取得的一场重大胜利,稳定了吴王自郢归国后的形势。稍后,楚司马子期的陆军又在繁扬被吴军击败。这是子期任司马后首战即被吴军击败。楚国水陆两军的失败,严重的打击了楚人多年来所积累起来的自豪感和傲慢情绪,再也没有问鼎中原的那种气势了,他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国家的安全和存在,从长远考虑自己国家所面对的天下形势,采取安国全军的新思维、新战略。因此下决心迁都到鄀,以避免吴军从南线沿水路再次攻楚入郢。从此,吴、楚进入相对平静的相安阶段。吴复伐楚主要是取得了“取番”和在繁扬击败楚司马子期的胜利,这迫使楚国迁都到鄀,也为孙武佐吴伐楚画上了句号。
54.孙武大致是在什么时间退出吴国军事舞台的?
孙武大约是在公元前503年,吴王阖庐12年退出吴国军事舞台的。对孙武退出吴国军事舞台的时间,史籍虽无明文,但从《史记》对孙武事迹的记载中,可约略得知。《孙子吴起列传》说:“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是《孙武传》中最后的两句话,是对孙武事迹的总结,也隐含了孙武退出吴国军事舞台的时间。主要是后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孙武助吴王阖庐西破强楚、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因此而北威齐晋,使吴国显名诸侯。晋、鲁等十八国曾于公元前506年春应蔡之请伐楚到召陵,不战而退。接着吴国与唐、蔡伐楚入郢,因此“北威齐晋”。这也表明,孙武退出吴国军事舞台的时间就在“北威齐晋”之后,以后就没有孙武的事迹了。
《伍子胥列传》说得更清楚:“后二岁,阖庐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这段在《伍子胥列传》中间的话,显然是个小结,但小结的是孙武之事,是伍子胥与孙武合作之事。因为他们在吴国的军事合作已经完结,所以司马迁要对他们共同的历史贡献作一个总结性的历史评价。这里“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仍然说的是“西破强楚,入郢”这件惊天动地的大战。其时间是“当是时”,就是“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之时,即公元前504年,吴王阖庐十一年,楚昭王12年,楚国从郢迁都到鄀的那一年。对楚国迁都的原因和时间,《左传●定公六年》的记载很清楚:这年四月,吴太子率吴军打败了楚国的水军,俘虏了楚国的潘子臣、小帷子和七名大夫。因此楚国大为害怕被吴国灭亡。为什么?因为这次伐楚,吴军走的是南路,兵力主要是水军,吴军打败楚军后“取番”,也就是今鄱阳湖一带。如果吴军以鄱阳湖为大本营,走水路攻入郢都,那是很容易的,所以楚国才十分害怕亡国,才被迫迁都到北边的鄀(ruo)城,即今湖北省宜城县。对吴军这次大败楚军水师的战争,《吴太伯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吴王阖庐“十一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这次吴太子伐楚,是吴最后一次较大规模伐楚,孙武有没有参加?从各个方面来看,孙武应该是参加了。自阖庐为吴王以来,伐楚都是由吴王阖庐自己将兵,由孙武、伍子胥等辅佐进行的。这次伐楚由太子将兵,阖庐派一个最好的军师指导太子攻楚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孙武是最好的人选。所以,可以认为这次吴太子帅水师伐楚“取番”是孙武在吴国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事。这是公元前504年夏季之事,楚国的迁都在战败后不久,应是在这年的秋天。楚国已经从内心服输,楚相子西带领楚国迁都鄀后,“改纪其政”,不再威胁吴国。孙武已经圆满的完成了他帮助吴王阖庐安国全军的任务,他可以隐退了,此后也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孙武之事了。所以我们断定孙武在公元前503年,即楚国迁都的第二年,退出了吴国的军事舞台。
55.孙武辅佐吴王阖庐共有多少年?
孙武辅佐吴王阖庐大约10年。要了解孙武在吴国参与军事活动的时间并不难,难的是孙武何时开始进入吴宫参与吴王阖庐的军事、政治活动和何时从吴国的军事舞台退出。上题我们已经考证了孙武退出吴国军事舞台约在公元前503年,那么,我们再弄清孙武以兵法见吴王的时间,孙武在吴国辅佐吴王阖庐总的年份自然就清楚了。长时间以来,不少人以《吴越春秋》为据,说孙武是在吴王阖庐三年,即公元前512年以兵法见吴王。但是,以《吴越春秋》和《左传》及《史记》相对照,发现《吴越春秋》把许多重要事件的时间弄错,其作者似乎是作为小说来写此书的,《吴越春秋》不是可靠的史书。所以,说孙武在吴王阖庐三年以兵法见吴王不可信。《史记》中无论是《吴太伯世家》还是《伍子胥列传》,孙武的名字都是首次出现于吴王阖庐三年。如《伍子胥列传》载:“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擒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孙武劝伍子胥不要现在就伐楚入郢,“且待之”。伍子胥和吴王阖庐听从了孙武的意见,放弃了立即攻楚入郢的打算,率吴军“乃归”。这显然是在吴楚交界的战场上之事。这也说明孙武参与了这年全程的伐楚之战。这次所谓伐楚的主攻对象是已经在楚国的吴亡将二公子掩余和烛庸,通过这次伐楚,他们被伍子胥擒获,被阖庐杀死。这次伐楚先后共四场大战,拔舒,伐锺吾,灭徐,克养,总共要有半年的时间。这也就是说,在吴王阖庐三年的大约七月孙武就已经跟随吴王阖庐上了战场。这次伐楚,是吴王阖庐上台后对楚国的首战,也是孙武参加的第一次对楚战争,他们一定会有充分的准备,要训练士卒,要准备充足的粮草,要深入侦查敌情,这许多许多的工作是很难在半年时间内完成的。这就是说,如果孙武是在当年见吴王,当年上战场是不大可能的,是不近情理的。所以,我们排除了孙武于吴王阖庐三年以兵法见吴王的可能。推断孙武是在吴王阖庐二年,即公元前513年进入吴宫的。这样算来,孙武在吴国的军事舞台上辅佐吴王阖庐大约是10年。 (吴名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