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千问(身世篇)
七、解甲归隐
公元前506年,孙武和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阖闾,团结唐、蔡等国,千里迂回,突袭楚国,最终五战五捷,攻取了楚国的都城郢,伐楚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伐楚之战,充分展示了孙武的军事才能,《孙子兵法》的智慧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可以说,孙武的理想得到了实现,人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而恰恰此时,孙武却选择急流勇退,退出了政治和军事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历史上仅有的几部记载孙武事迹的早期典籍,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和《吴越春秋》等,在孙武辅佐吴王阖闾伐楚成功后,便一致性地再无有关孙武的文字记载。孙武最后的去向问题,成为孙武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谜团。千百年来,学术界对孙武的去向问题,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大多数的专家倾向于孙武解甲归隐一说。孙武归隐的列证,虽然没有直接的典籍记载,但还是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许多的线索。
56.伐楚成功后,孙武和伍子胥的下场怎样?
伐楚成功后,孙武和伍子胥这对从各自的祖国逃亡到吴国的难兄难弟,最后的结局却截然相反。伍子胥最后的结局,史书中记载的十分清楚。伍子胥遭伯嚭等奸人陷害,被吴王夫差赐属镂之剑而死。死后他的头颅被悬挂到吴国都城的城门上,尸体则被抛入江中。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吴太宰伯嚭既与伍子胥有隙,因馋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自刎死。”另据《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chī)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曾经与孙武一起辅佐吴王阖闾,建立千秋霸业的显赫功臣,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与伍子胥不同的是,孙武在伐楚成功后,选择了退隐田园,安享晚年。由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和《吴越春秋》等早期典籍,在孙武辅佐吴王阖闾伐楚成功后,再无有关孙武的文字记载,故孙武的去向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
据《汉书●刑法志》载:“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与前,而功灭于后。”颜师古注被诛戮之人云:“孙武、孙膑、吴起、商鞅、白起也。”这是现有史籍中唯一可见孙武被杀身亡的记载。其余的可查史籍,则均指向孙武“功成身退”“脱然高引”。孙武归隐的列证,可在古代典籍中找到许多的线索。如《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载:“靖曰:观其文,际其事,亦可差别矣。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之道,安能尔乎?”张良、范蠡脱然高引,这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是取自帝王之言,又同《孙子兵法》一起被列入宋代官方颁行的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之中,其真实性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所以,现在大多数的专家倾向于孙武归隐一说。
57.孙武归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506年,孙武和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阖闾,团结唐、蔡等国,千里迂回,突袭楚国,最终五战五捷,攻取了楚国的都城郢,伐楚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伐楚之战,充分展示了孙武的军事才能,《孙子兵法》的智慧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可以说,孙武的理想得到了实现,人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而恰恰此时,孙武却选择了急流勇退,退出政治和军事舞台。到底是什么样的重大变故引发了孙武的退意呢?由于史籍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孙武的个人性格方面进行推测。
原因之一,应该是攻占楚都之后吴王阖闾和臣下的所作所为,与孙武辅佐吴王阖闾的初衷有很大差距。据《吴越春秋》载:“吴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即令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孙武、伯嚭亦妻子常、司马戍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以孙武的性格,他怎么能去“妻他人之妻”,但是对吴王阖闾及伍子胥等君臣的行为,他又有什么能力去加以制止?
原因之二,吴王阖闾的战略思想与孙武的思想相悖。吴王阖闾在伐楚成功后,将战争的矛头直指北方的齐国和晋国,幻想打败齐、晋,作天下的霸主。孙武则认为,吴国主要的危险来自南方的越国,越国是吴国最大的威胁。就在孙武辅佐吴王治国经军备战楚国期间,就曾于阖闾5年(公元前510年)提议和辅佐阖闾征伐楚国,以稳定后方。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五年,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破槜(zui)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孙武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就在吴王阖闾率兵千里奔袭、攻陷楚都之时,越国果然在吴国后方下手,起兵伐吴。
原因之三,孙武与张良、范蠡一样,都是大智之人,不仅能在对敌作战中洞悉敌情,而且对宫廷内部的争斗、政治势力的转变等观察入微。吴王阖闾在伐楚成功之后,一改之前的作风,开始广造宫殿,贪图享乐,亲伯嚭等奸人,远伍子胥等贤臣。孙武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适时选择归隐,实乃明智之举。
58.吴王对孙武归隐的态度如何?
孙武洞察秋毫,明哲保身,在伐楚成功后急流勇退,做出归隐的决定,那么吴王阖闾是否准许呢?吴王对孙武归隐的态度,直接关系着孙武归隐的成功与否,以及归隐后的生活质量。
从相关史籍中可以看出,吴王阖闾不但答应了孙武的请求,并没有太多为难孙武,而且还给了孙武很高的荣誉和奖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作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另据唐《元和姓繤》:“吴郡富春,吴孙子世居富春。坚、策、权。权为吴帝,生亮、休。富阳,孙武之后,世居富阳。”春秋时期,富春为吴国属地,可见,吴王是把富春赏赐给了孙武,作为养老和世代繁衍之地,这才有了后来的富春孙氏。
吴王阖闾面对孙武的辞呈,当时作何感想,因无史籍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作为帮助自己伐楚成功的功臣,吴王阖闾肯定会再三挽留,怎奈孙武去意已决,吴王阖闾最终还是答应了孙武的请求。究其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吴王阖闾当时关注点在享乐方面,并没有极力挽留孙武;二是太宰伯嚭从中挑唆,因为孙武辞职伯嚭自感有利;三是当时隐退之人非孙武一个,退隐之事并不稀奇。据《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子贡曰:‘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息,大臣内引,馋人益众。’”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也有相同的记载。可见,当时吴国“内引”的大臣很多,孙武请求退隐,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59.孙武究竟归隐于哪里?
孙武隐退之后,应该有个合适的去处。这个去处在哪里呢?因为没有直接的史籍记载,故只能推测。
去处一:吴国都城或者近郊。证据与今苏州遗留的古迹相关。一是孙武子桥、孙武子宅和孙武子祠。据冯桂芬纂修的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六《第宅园林》载:“孙武子宅在枫桥西南孙武子桥侧。”卷之十三又有:“孙武子桥俗名孙家桥,上有孙武子祠,故名。”二是孙武冢。据《越绝书》载:“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善为兵法。”另据《皇览》载:“孙武墓在吴县东门外。”孙武子桥、孙武子宅和孙武子祠是当地人为纪念孙武而修建的建筑物,而且都与孙武归隐、终老等有关,故可以为证。
去处二:食采地富春。证据与古代典籍有关。据唐《元和姓繤》载:“吴郡富春,吴孙武子世居富春。”据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另,宋《古今姓氏书辩证》也有相同的记载。无论是孙武食采于富春,还是孙武之子孙明以父功食采于富春,都足以证明富春是孙武的食采之地,孙武隐退后用作安享晚年之所,都是可以的。
去处三:隐觅山林,不知去向。此类证据也可见诸于古代典籍。如《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载:“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
60.孙武归隐后是怎样生活的?
孙武归隐后,主要是对其兵法十三篇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将这些军事绝学传授给他的后人。公元前512年,孙武经伍子胥引荐,在觐见吴王阖闾时,其所著兵法十三篇就已经完成。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王问:‘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见,兵法十三篇已经完成,而且其中的军事思想已经相当丰富,要不然吴王阖闾在观看孙武晋献的十三篇时,决不会“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要知道,吴王阖闾可是带兵和楚国打过无数次恶仗的人,一般的兵书,阖闾哪会放在眼里?
经过近10年戎马生涯的历练,特别是经过千里袭楚、五战入郢这一重大战役的洗礼,孙武感觉其兵法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或许也是孙武急流勇退、选择归隐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吧。因为,作为一个军事谋略家,他不想在他的兵书中留下缺陷和遗憾,他要给后人留下一部军事绝学,一部后人无法企及的兵学圣典。相比较10年前的隐居生活,再次隐居后的孙武生活中多了几份成熟和安逸,少了几分功名利禄的羁绊,可以专心致志的总结战争的经验,升华战争的艺术。《孙子兵法》在他的手中更加完善和成熟,更加具有指导性、艺术性。当然,除了修改兵法十三篇,孙武还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妻儿,安享天伦之乐。 (王廷文)